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文藝經典與文藝評論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6-19 22:14|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550| 評論: 0|來自: 中國藝術報

摘要: 中國當代文學評論界存在兩種誇大文學評論家的作用的現象:一是認為文學經典是在文學評論家的炒作中產生的,二是認為一個階級或集團可以炮製文學經典。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如果缺乏這種真正的文學批評,就會出 ...
中國當代文學評論界存在兩種誇大文學評論家的作用的現象:一是認為文學經典是在文學評論家的炒作中產生的,二是認為一個階級或集團可以炮製文學經典。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如果缺乏這種真正的文學批評,就會出現魚目混珠的局面,那些優秀文學作品將會淹沒在眾聲喧譁中發揮不了引領作用。

真正的經典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自封的或他封的。因此,真正的文學經典既不是文學評論家捧出來的,也不是文學評論家所能輕易否定的。

中國當代文學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這就是中國當代文學缺乏具有世界地位和世界影響的作家作品。但是,人們在總結中國當代文學時卻存在一些理論誤區,自覺或不自覺地掩蓋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局限,妨礙了人們對造成這種局限的真正原因的把握。這是極不利於我們從根本上克服中國當代文學的局限的。

中國當代文學的經典是廣大作家刻苦創作出來的,而不是文學評論家吹捧出來的。在文學經典誕生的過程中,我們既不能忽視文學評論家的作用,也不能任意誇大這種作用。但是,有人卻過於誇大文學評論家在文學經典誕生中的作用。中國當代文學評論界存在兩種誇大文學評論家的作用的現象:一是認為文學經典是在文學評論家的炒作中產生的。有人認為:『 「經典」的價值不僅不是自動呈現的,而且更是需要不斷地被發現、被賦予、被創造、被命名的。一個時代的作品,如果沒有被同時代人閱讀、研究、評論、選擇,那麼,這個時代的「經典」是不會自動「現身」的。 』中國當代文學不是沒有經典和大師,而是文學評論家對經典和大師不敢承認。不少文學評論家受到種種偏見的蒙蔽,不能發現和認識經典與大師。長期以來,文學評論家總是以崇敬的眼光面對中國現代文學,拿着顯微鏡去尋找中國當代文學的局限。這種厚古薄今、輕視當代、『文人相輕』的風氣在中國當代文學界愈演愈烈。這種對文學批評家的非難是站不住腳的。在文學史上,文學評論家和作家可能出現矛盾,但不可能發生『文人相輕』 。文學評論家是在發現和推出偉大作家和偉大作品中實現自我的。文學評論家輕視作家作品的這種自否定是很難發生的。這種論調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製造了作家和文學評論家的對立,而且將中國當代文學經典的缺失一概諉過於文學評論家,這是不公正的。

二是認為一個階級或集團可以炮製文學經典。有人指出,『經典並不是自然地形成的,而是被歷史地建構出來的。經典的確立和崩潰的過程,反映了意識形態的興起和死滅。 』魯迅的【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的被經典化並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被知識分子的話語不斷建構為經典的。同時,在【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經典化的過程中,也樹立了啟蒙的神話和知識分子的話語霸權。的確,文學經典的確立和崩潰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識形態的興起和死滅。文學經典不僅是意識形態的產物,而且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長河上的路標,是人類文明史的里程碑。但是,人類文明史上真正的文學經典是絕不受各種意識形態限制的。至於有人認為中國當代文學之所以缺乏經典,是因為文學評論家對同代作家過分挑剔與苛刻,就更不確切了。在中國當代文學界,有些文學評論家是很不吝嗇大師這種桂冠的,不但給一些作家戴上了大師的桂冠,而且將他們的文學作品抬上了經典的行列,甚至認為中國當代『幾乎出現了偉大的作品』 。但是,真正的經典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自封的或他封的。因此,真正的文學經典既不是文學評論家捧出來的,也不是文學評論家所能輕易否定的。在文學史上,很少有經典(包括大師)沒有經歷過嚴厲批評甚至詆毀。有些文學經典即使存在一些瑕疵,也仍難以掩其偉大。王元化指出:『如果我們要從巴爾扎克作品中尋找形式或表現手法的缺陷,以至事件上的出入和情節上的漏洞,那是並不困難的。至於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某些段落,更是寫得拖沓、累贅、繁冗。但是,能夠說巴爾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偉大的作家麼?能夠說他們的作品沒有自己的風格和作為偉大作家標誌的獨創性麼? 』這類作品是榛弗剪的深山大澤,而不是人工修飾的盆景。因此,如果中國當代文學有經典,就不可能在中國當代文學評論家過分的挑剔與苛刻中遭到抹殺。有些文學經典即使一時遭到遮蔽,也不可能永遠被埋沒。

有些文學評論家沒有嚴格區別在總結中國當代文學時出現的虛無主義傾向與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理想要求的不同,因不滿虛無主義傾向而遷怒一切對中國當代文學的批評,這是相當不公平的。那種對待中國當代文學的虛無主義傾向只看到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看不到它們之間的辯證聯繫,無異於取消了多樣的現實存在。不過,這種虛無主義傾向在總結中國當代文學中只是個別的,而更多的則是迫切希望中國當代文學出現偉大的作家和偉大的作品。這種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理想要求即使存在過分的挑剔與苛刻,也不是為了徹底否定,而是為了有些作家作品得到更大的發展和提高。這有助於作家在創作上精益求精,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文學作品。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如果缺乏這種真正的文學批評,就會出現魚目混珠的局面,那些優秀文學作品將會淹沒在眾聲喧譁中發揮不了引領作用。因此,過於誇大文學評論家在文學經典誕生中的作用是十分有害的,將助長有些作家不是在寫作上精益求精而是在炒作上費盡心機的不良習氣。

儘管文學評論家不能決定哪些文學作品為經典,哪些文學作品不是經典,但在文學經典誕生的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文學經典在最廣泛的閱讀和闡釋中發生變化,甚至還會出現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在最廣泛的閱讀和闡釋中發生成百上千的變化這種現象。但是,這種變化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而不是無中生有。任何時代任何階級都有自己特殊的精神需要,既不可能完全滿足於那些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學經典,也不可能完全滿足於同一時代其他階級所創造的文學經典,都會對以往文學經典各取所需。那些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學經典,雖然它們今天仍然能夠給人以文學享受,並且在一些方面上可能還是一種規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但它們在歷史的接受過程中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後人的接受絕不可能是原封不動的。恩格斯特別地指出,同一些古代文學作品在過去條件下的感受和在當代條件下的感受是有本質區別的。可見,在文學經典中,有些東西已成為過去。但是,真正的文學經典還有着沒有成為過去而是屬於未來的東西。人類對這種文學經典的接受不是全盤地接受,而是批判地接受,即在突破各種限制和克服各種偏見的過程中吸收和發揚那些還沒有成為過去而是屬於未來的東西。因此,文學評論家甚至可以幫助有些經典有效地『增值』 。

其次,文學評論家不但可以幫助人們正確地甄別經典和非經典,而且可以促使人們準確地認識經典。因此,誇大文學評論家在經典誕生中的作用固然不對,但是,也不能漠視文學評論家的作用。文學評論家不但可以發現經典和推廣經典,而且可以幫助作家創作經典。文學評論家應該着力研究經典的內在特質並在這個基礎上把握一些經典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們產生的條件,促進一些經典的誕生,而不是相互攻訐。優秀的文學評論家只是指出一些文學作品的不足是不夠的,還要積極發現和挖掘一些遭到遺漏或埋沒的優秀文學作品。中國當代文學評論家不要受到各種獎項和名號的限制,而應積極挖掘一些優秀作品,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人文環境。在這種公平競爭的人文環境裡,優秀的文學作品就有可能大量湧現。而經典就會在這些優秀文學作品中誕生。而有些文學評論家雖然對一些文學評獎非常不滿,但他們熱衷於把握一些獲獎文學作品的缺陷,很少執着地挖掘更加優秀的文學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學評論界,既缺乏長期扶持幼苗的文學評論家,也缺乏補遺拾缺的文學評論家。中國當代有些文學評論家尤其是有影響的文學評論家不認是非,只認強弱,對一些有地位有勢力的作家作品毫不吝惜大師和經典桂冠,而對一些有實力有潛力的作家作品卻視而不見,這是既不可能創造公平競爭的人文環境,也不可能發現真正的經典的。


來源:中國藝術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