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詞典中漢語外來詞破千?2010年年底,一則據說是來自外媒的消息,引發國中諸多文化人的感慨。據說,到2010年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漢語外來語突破1000條,包括『不折騰』、『人肉搜索』、『三俗』等在內的流行語均被牛津收錄。然而,旋即就有專家指出,所謂的外媒消息,其實來自國內媒體發表的廈門大學副教授文章,根本就是烏龍一場,該副教授也表示,是翻譯出了誤差。更讓人掃興的是,牛津英語詞典在線支持經理羅斯披露,從2001年到2010年,牛津英語詞典只收入了一個漢語詞條: 『枸杞』。 此前,國內很多媒體紛紛採用的那條消息這樣寫道:『這幾年,隨着中國影響力的提升,外國人逐漸開始關注中國發生的時事和文化現象。牛津詞典的編委會順應了這一趨勢,並對一些中國媒體或網絡流行詞加以收錄。』――建立在『影響力』、『順應趨勢』之上的意圖闡釋,確實很喜興很提氣,中國崛起了,連一向保守的牛津詞典也開始『順應』趨勢了。遺憾的是,這不過是一種基於一廂情願的幻象而已。 從1000到1,這齣『熱詞留洋』的喜劇剛開頭就煞了尾,其間巨大的差異不知讓誰汗顏。只能說,『枸杞』是個好東西。 這些年來,類似『漢語強大了』之類的樂觀假新聞並不鮮見。早在2008年,就有消息稱,牛津英語在線詞典將上海常用詞『嗲』收入,據說,『dia』因為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知名度而被收錄。事後證明,這不過是一名大學生的惡搞而已。 審視此類事件就會發現,牛津是否收錄熱詞,甄別查核起來並非特別艱難,何以那麼多媒體和社會公眾都會自然而然地相信這樣的不實報道,而沒有去做一點最基本的查驗功課?英語不是障礙,牛津也並非天書,真正可怕的,並不是牛津到底有沒有收錄漢語外來詞,而是大家顯然都願意相信這樣的內容,即『牛津確實收錄了大量漢語外來詞』、『牛津本來就應該收錄大量漢語外來詞』。也就是說,影響媒體和公眾做出正確判斷的,並不是基本事實,而是虛幻的、患得患失的文化自信。 不客氣地說,在很多人的意識深處,還是隱隱約約存在着某種『被認可』的情結。蓋由於長期以來,中國的積貧積弱使得國民與外界缺乏平等的交流,具體到對文化的影響上,也越來越缺乏自信。要麼敝帚自珍,妄自尊大;要麼自輕自賤,文化虛無。流變衍生至今,雖然國家已經融入世界潮流,影響力與日俱增,但在文化上,其拘執於自大抑或虛無兩端的情形,似乎並無太大改觀。縱觀時事,自大者以傳統資源為經濟之道,虛無者則每每以西為貴,視傳統為敝屣。二者的共同之處,即在於文化上的進退失據、高度不自信。 如此語境之下,『牛津收錄』事件及其傳播過程愈發顯得耐人尋味。一方面,對於牛津詞典收錄漢語詞彙現象,往往過於樂觀,甚至將其升華為中國全球影響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流露出一種過於看重外界認可的心態。其實,這樣的表現大可不必,牛津詞典自有其遴選詞彙的原則,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也自有其發生發展的內在脈絡,未必就會因為一部詞典的收錄多少而有所損益。 言及此,不免聯想到這些天討論熱烈的刪節【三字經】等傳統典籍事件。這一『刪經』事件已經演變為一場傳統文化如何取捨的混戰。當下社會是不是應該在教育系統強行推廣讀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喪失了中國文化的自信力,開始了對一代又一代學子保姆般的過度護持? 透過『牛津熱詞』、『節本三字經』這些紛擾的文化事件,不免產生深刻的懷疑,中國文化失去了自信力了嗎?不然,何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過分計較他人的態度,總是患得患失,希望得到人家的認可;過分不自信青年學生的鑑別力,總是存有保姆心態,唯恐國人會迷失在文化的十字路口。前者的典型例證還有國人的諾貝爾文學獎情結,後者的典型例證即是揮之不去的精華糟粕論。二者都低估了民眾的文化原創能力和甄別能力,無助於新世紀中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而落入虛妄的文化幻象之中。(胡印斌) 編輯:秋痕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