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市場在近十年間一路高歌猛進,2012年3月和4月,全球最權威的藝術市場信息公司Artprice和歐洲藝術基金會,相繼發佈藝術品拍賣市場年度報告,顯示中國首次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 戴着『全球第一』的帽子,是否意味着中國真的能一舉『趕超』老牌收藏大國英美?屢創『奇蹟』的中國藝術品拍賣價格,是『水腫』,還是實力?藝術品假拍炒作現象究竟有多嚴重?6月中旬,羊城晚報記者前往中國藝術品拍賣重地北京,一探虛實。 知假拍假:500元梅瓶拍出880萬元 『你猜這個元青花梅瓶值多少錢?』6月18日,在北京一位藏家金先生(化名)家裏,一隻元青花梅瓶擺在客廳的博古架上,梅瓶發色深沉,結晶斑透古滲胎,畫工流暢,人物故事生動。『怎麼也得幾十萬元以上吧?您就隨便一擱?』羊城晚報記者一臉驚訝。 金先生但笑不語,從抽屜裏拿出一本拍賣證書。翻開證書,記者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只見上面一邊蓋着某知名拍賣公司的大印,一邊寫着『元青花XX梅瓶 拍賣成交價:8800000元人民幣』。 『別緊張,證書是真的,東西是新的!』金先生哈哈大笑。在收藏界裏,最怕說東西『新』,所謂『新』,即現代仿古品。 『怎麼可能?這家公司好幾年前就拍出過單價幾千萬元的藝術品,新東西,敢給你發拍賣證書?』聽到記者的質疑,金先生不慌不忙,『真的是我拍來的呀,不過,賣家是我,買家還是我。』他取出一個大信封,裏面『鐵證如山』:一本該拍賣公司印刷的春拍圖錄,翻開赫然就有這隻梅瓶;一張寫着『4萬元手續費收訖』的拍賣公司收據;一個參拍號;一張拍牌。 金先生的梅瓶,是在該拍賣公司一場春季大拍上『出貨』的。跟着這隻梅瓶,還有一隻汝窯水洗等總共7件物品。『梅瓶是在潘家園買的中仿,大概花了500元,"成交價"880萬元;汝窯水洗是低仿,買來花了50元,"成交價"300萬元,7件全部"拍"出,不過賣家是我,買家還是我。一番折騰,拿了7張證書,成本是拍賣公司4萬元的手續費。』 據悉,當時和金先生一起把東西拿去上拍的賣家朋友,一共有9個人。每個人都上拍好幾件藏品,絕大部分是不值錢的『新』東西,少數幾件真品,也是品相不好的殘次貨。按照起拍價3%-5%向拍賣公司支付手續費,金先生給出4萬元,總起拍價是100萬元,『這4萬元包括圖錄費、保管費、佣金,等等,錢交了之後,拍賣公司就很"自覺"地送給賣家一個參拍資格。雖然說按照行業規定,賣家是不可以參拍,但是又有誰去執法?所以,或者找人、或者親自上陣,在賣場上舉牌為自己的拍品當"托兒",已經是行內公開的秘密。』 金先生9人組,總共拿到9張牌,當時在拍場上可謂『叱咤風雲』。大家端坐在各個角落,每到9人組的藏品起拍,自然舉牌洶湧,但也許是貨品實在太不『開門』(註:『開門』是古玩行話,通俗講就是『一眼貨』,一看就是真貨),近100件拍品竟然全部給自己人『舉』回來了。『你別以為我們慘,我在場上觀摩了一下,上百人的場子裏,像我們這樣有眼神交流的"組合",至少有4堆!』 來源:新華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