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編寫國語教科書。在五四時期的國語運動諸問題中,錢玄同『尤注意創編國語教科書』[20](p44)。1912年1月,章太炎在浙江教育會講演時曾經表示:『將來語言統一以後,小學教科書不妨用白話來編。』[21]此後,儘管一些地方出現了個別白話文教材,但畢竟仍屬局部現象,直至隨着五四時期國語運動的開展,此事終於被章門弟子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1919年3月,在『國語統一籌備會』召開第一次大會的時候,周作人、朱希祖、錢玄同、馬裕藻等人就提交了【國語統一進行方法】議案指出:『統一國語既然要從小學校入手,就應當把小學校所用的各種課本看做傳播國語的大本營,其中國文一項尤為重要,如今打算把【國文讀本】改作【國語讀本】,國民學校全用國語,不雜文言,高等小學酌加文言,仍以國語為主體』[22],由此明確提出將『國文』改為『國語』的主張。這個議案在大會通過並呈交教育部。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國:『自本年秋季起,凡國民學校一二年級,先改國文為語體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並以部令修改學校有關法規。4月,教育部又發通告,規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編的教科書一律廢止,要求各學校逐步採用經審定的語體文教科書,其他各科教科書也相應改用語體文。 與此同時,章門弟子還積極將這一主張付諸實踐。由於在此之前,『全國小學兒童用的教科書都是文言文,「國語科」還是「國文科」,教育界的人們,大家還不相信白話文真有一天能夠當教科書讀的』[20](p44),因此教育部雖然通令全國改『國文』為『國語』,但卻因缺乏國語教科書的範本,一時難以普遍推行。有鑑於此,錢玄同深感『改良小學校國文教科書,實在是「當務之急」』[23](p354),所以不等教育部頒令,就於1918年在北京高師『第一次破天荒開國語教科書編輯會議』,商議編寫國語教材,打算編成之後就在高師附小實驗。『這件事,是中國創編「國語」教科書之始』[20](p44)。在會上,錢玄同還被公推為編輯主任。這部教科書後來雖未能編成,但錢玄同、馬裕藻、沈尹默等人還是成功編寫了孔德學校的國語教科書,其中五六年級的國語課本,多半是錢玄同親自編選的[17](p485),在以後具體運用的過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3](p354)。 總之,無論是從編訂【國音常用字彙】,還是從編寫國語教科書來看,錢玄同等章門弟子都積極運用其音韻學專長,精心主持各項工作,充分發揮了領導者的作用,為國語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者:盧毅)
注釋: [1]周作人.知堂回想錄(上)[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馬勇編.章太炎書信集[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3]章太炎.國故論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張勇編.章太炎學術文化隨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6]周作人.魯迅的故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高天如.中國現代語言計劃的理論和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8]李宇明.清末文字改革家論語言統一[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2). [9]文字改革出版社編.清末文字改革文集[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10]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1]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上)[M].北京:中華書局,1979. [12]吳稚暉.三十五年來之音符運動[A].莊俞、賀聖鼎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下)[C].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13]許壽裳.章炳麟[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 [14]姜義華主編.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M].北京:中華書局,1993. [15]錢玄同.錢玄同文集(四)[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6]王風.文學革命與國語運動之關係[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3). [17]錢玄同.錢玄同文集(三)[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8]王森然.錢玄同先生評傳[A].近代名家評傳二集[M].北京:三聯書店,1998. [19]全國國語運動大會會刊,1925(1). [20]黎錦熙.錢玄同先生傳[A].沈永寶編.錢玄同印象[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21]熊夢飛.記錄玄同先生關於語文問題談話[J].文化教育,1933(27). [22]教育公報,第6年第9期. [23]錢玄同.錢玄同文集(一)[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