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史書食貨志是本"富民經"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10-8 23:52| 發布者: 家鄰| 查看: 1383| 評論: 0|來自: 貴陽日報

摘要: 史書『食貨志』內容【漢書】最爲詳備。食貨志是記載一個時代的財利貨物、百姓衣食、賦稅、徭役,經濟思想策略等內容。從食貨志足以看到一個時代的富民興邦策略和執政能力。舊時的官吏,可以不讀四書五經,『食貨』知 ...

史書『食貨志』內容【漢書】最爲詳備。食貨志是記載一個時代的財利貨物、百姓衣食、賦稅、徭役,經濟思想策略等內容。從食貨志足以看到一個時代的富民興邦策略和執政能力。舊時的官吏,可以不讀四書五經,『食貨』知識才是必要的,【漢書・食貨志】完全可以作爲官吏上崗的培訓教材。食貨志就是『富民經』。民富則國有,民窮則國空,靠讀四書五經科舉做官,只會用聖人的大道理教育小民,不懂『食貨』,沒有經濟頭腦,這樣的官是不會有什麼作爲的,只能是一個吃俸祿唱高調的庸官濫職。當官不知『食貨』,不明做官之責任,懂得了食貨財利,做官才有目標,所以說食貨志是史書中非常有價值的內容。

【漢書・食貨志】寫得最好最完備。是史書中所有食貨志內容最有價值的一篇。它對先秦到漢這一時期的貨利財物和先民生活史,都作了典型性記載。作者引用【易經》裡的話:『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德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意思是說,天地最大的恩惠就是使萬物生長,君主最寶貴的東西是政權,用什麼來鞏固政權?就是用仁愛,用什麼來團集百姓?就是用財物。說得非常明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大政方針很簡單,就是一心一意地發展生產,廣開財源,不要堵塞和限制財貨渠道。從中國的歷史看,歷朝歷代,精力大多浪費在無窮無盡的政治內耗,這不能不說是中國老百姓幾千年走不出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

食貨思想就是利用所有的資源達到富民目的,農業、手工業、商業、山林水澤的特產皆可富民。民富而稅足,稅足則國有。所以國家除了從人民身上抽稅以外,同時還要養民。【漢書・食貨志》裡記載:『民年二十受田,六十歸田。七十以上,上所養也,十歲以下,上所長也。』是說民滿二十歲國家授給田,到六十歲還田。七十歲後由國家供養,十歲以下的兒童,由國家撫養。同時還要辦教育。【漢書・食貨志》裡記載:『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記之事……十五歲入大學,學先聖禮樂。』是說兒童八歲入小學,學習天文、地理、書法、計算等文化知識,十五歲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先王聖賢制訂的禮樂。采詩官搖著木鐸向民間採集民歌,讓君王體察下邊的民情……從食貨志里記載的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國君的勤勉。『食貨』代表政府的商業經濟頭腦,在以農爲本的同時,開設街市商店使財貨流通,設立學校辦學,廣開就業門路,讓士、農、工、商皆爲其能,還要發展家庭畜牧養殖,房前屋後植桑養蠶,這樣可以有衣穿有肉吃。真可謂『仁政』。

【漢書・食貨志》裡還總結了農業的得失教訓。西周王朝衰落的時候,朝廷的暴君和貪官污吏忽視井田的界限,橫徵暴斂濫用民力,政府不講信譽,官員上欺下騙,魯莊公首先廢除井田制實行『初稅制』,結果官吏更貪,人民更窮。進入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重利忘義,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所以魏國的丞相李悝出台了一系列發展鞏固農業措施和賦稅制度,穩定農業,平穩糧食價格,防止『穀賤傷農』,使魏國富起來了。食貨思想實際就是富民強國思想。【漢書・食貨志】強調了秦國率先強大的原因,秦孝公任用商鞅爲相,對積極耕戰的人給以獎勵,抓住了農業這個根本。但秦統一後,由於大興土木和賦稅徭役的繁重,民怨沸騰,秦很快就滅亡了。漢朝初立,民窮財盡,到文帝時實行養民生息,反對奢侈,親自帶頭節儉,鼓勵百姓發展生產,使漢朝達到了富裕的鼎盛時期。大臣晁錯給文帝上書說:『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爲開其資源之道也。』是說,在賢明的君主統治下,百姓不至於受凍餓死,這並不是君王自己能夠給百姓吃穿,而是因爲給老百姓開闢了取得財物的路子。這話說得太好了。(李業成)


來源:貴陽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