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什麼爻位才好呢?【繫辭下】接著說:『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繫辭】認爲,卦爻反映的是龐雜的事物,要從中理出條諸,明辨是非,非中爻不可。人事的存亡吉凶,全在其中。並舉出【易傳・彖辭】以爲佐證。 【易傳・彖辭】確實多是根據中爻來概括卦意的。如【蒙】卦【彖辭】:『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比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全文都是立足九二爻說的。九二之上是六三,六三是陰爻,陰是險象,而陰上又是【艮】卦,【艮】爲山,所以說『山下有險』。九二居於初六之上,正在成長時期,所以說『蒙亨,以亨行,時中也。』以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雖然是轉述卦辭原話,但其口氣仍是對處在童蒙期的九二說的。至於『初筮告,以剛中也』、『蒙以養正,聖功也』,更是就九二說的。 再如【需】卦【彖辭】:『【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全文三句,每句一層意思。第一層,解釋卦名,何謂需?等待之意;何以要等待,『險在前也』。第二層,講上下卦。上卦是【坎】,【坎】爲險。下卦是【乾】,【乾】爲健,所以說,『剛健而不陷。』第三層,爲什麼會『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天位即天子之位,指第五爻。因居上卦之中,所以又說『以正中也』。其他如【訟卦】『中吉,剛來而得中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分別指九二和九五。再如【師】卦【彖辭】『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焉』,都是指的九二爻。再如【比】卦:『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指的九五爻。【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柔指六四,上下分別指九三和九五。【履】卦『柔履剛也』,指六三在九二之上。『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指九五。 不僅【彖傳】如此,王弼解卦更是如此。如解【屯】卦,以二、五爻作爲主人公,以初、上作爲反襯,將各爻人格化,全卦故事化。他在六二爻辭『屯如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下作注說:『志在於五,不從於初。屯難之時,正道未行,與初相近而不相得……寇謂初也,無初之難,則與五婚矣。故曰匪寇,婚媾也。志在於五,不從於初,故曰女子貞不字也。屯難之世,勢不過十年者也,十年則反常,反常則本志斯獲矣,故曰十年乃字。』【屯】卦的卦體是【震】下【坎】上(),初、五是陽爻,其他都是陰爻。王弼將六爻假設爲六人,兩男四女,而把二、五作爲一對理想的戀人。他們之所以相戀,之所以理想,是因爲各人的資質和社會地位決定的(二是陰爻的正位,五是陽爻的正位)。但二的緊鄰有一個死皮賴臉的『初』,死活纏著她,經常干擾,甚至『乘馬班如』,出動很多人馬,像強盜一樣,上門搶親。『二』卻一心戀著『五』,死活不答應:『女子貞不字』。 自己去找『五』嗎?路遠山遙,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不得不『屯』,原地等待。人事通常是十年一劫,她決心再等十年,等到『初』的勢力削弱了,條件允許了,然後再嫁,所以說『十年乃字』。 『六二』之上是『六三』。六三爻辭說:『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王弼作注,按照他的思路繼續發揮說:『三既近五,而無寇難。四雖比五,其志在初,不妨己路,可以進而無屯也。見路之易,不揆其志,五應在二,往必不納,何異無虞以從禽乎?』『三』比『二』更接近於『五』,如果她要去找『五』,比『二』方便多了,雖然中間還隔著個『四』,但『四』有她的意中人,不會妨礙她。然而『三』是個有志氣、有德性的姑娘,她知道『二』在戀著『五』,而『五』又在等著二,雖然『見路之易』,她卻不去。既不去找『五』,那就退而求其次,將就嫁給那個動不動就『乘馬班如』,性好搶婚的『初』吧,但她又瞧他不起,於是只好決心不嫁,『惟入於林中』了。 現在輪到『四』了。六四爻辭:『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四』與『初』是有著某種特殊關係的,『四』是上卦的第一爻,而『初』也是下卦的第一爻,很可能是某兩個世家的長男長女,也可能曾指腹爲婚,只是『初』長大後不安分,搶鄰家的姑娘。因爲未遂,反過來再尋舊好,於是又是『乘馬班如』,來『四』家求婚了。『四』也不計較,慷慨地嫁給了他,所以說『往吉無不利』。 『九五』是卦中的最尊之爻,又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九五爻辭卻有褒有貶。爻辭說:『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也就是說小事吉,大事凶。王弼作注說:『處屯難之時,居尊位之上,不能恢弘博施……,而系應在二。屯難其膏,非能光其施者也。固志同好,不容他間,小貞之吉,大貞之凶。』王弼批評的是九五處在至尊之位而不能恢弘博施,心中只戀著個『二』,氣度甚小,所以小吉而大凶。 『上六』是個可憐的姑娘,爻辭寫道:『乘馬班如,血泣漣如。』眼看著別人熱熱鬧鬧地出嫁,自己卻閨房獨守,於是就只好『血泣漣如』了。爲什麼會這樣呢?王弼解釋說:『處險難之極,下無應援,進無所適。雖比於五,五屯其膏,不與相得。居不獲安,行無所適,故乘馬班如,窮困厄,無所委仰,,故泣血漣如。』王弼把『乘馬班如』解作『上六』流離失所,動感更強。 從上例王弼解【屯】卦可以看出,『初』、『上』總是受排斥的。『上』儘管是個無辜的姑娘,也要讓她『泣血漣如』。至於『初』,雖說他人品不好,但在【屯】卦中畢竟有一席之地,還有個『四』不嫌棄他。 二、三、四、五各爻雖居全卦之中,但它們之間的分量並不同等,必就是『中』內還有中。【繫辭下】說:『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爲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二、四雖然都是陰爻的中位,但二多譽而四多懼,原因是『四』距『五』太近,而離自己應有的位置又太遠,因爲『柔之爲道,不利遠者』。那麼它應該在什麼位置更適合呢?『其要無咎,其用中也。』上剛而下柔,『柔中』也就是下卦之中,這自然是『二』所在的位置了。同樣的道理,三與五雖然都是陽爻的主位,但『三多凶而五多功』,原因何在?『三』距『二』太近,地位太低,陰氣過重,不如『五』的尊貴,所以說『貴賤之等也』。 『三』不如『五』,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三』居下卦之上,犯了過頭之忌。同樣,『四』不如『二』,因它居上卦之下,亦非中位。所以,就全卦而言,二、三、四、五是中,但真正居中的只有陽爻『五』和陰爻『二』。 『二』、『五』雖然是恰到好處的中位,但具體到一卦是否很好,這還得看卦的大環境。如六十四卦中人們認爲最吉利的【泰】卦,卦體是【乾】下、【坤】上,陰位的『二』成了陽,而陽位的『五』成了陰,均不在位,似乎不好。但從大環境看是個極好的卦,所謂三陽開泰。三陽在下,三陰在上,下爲內而上爲外,內主外次。【彖辭】說:『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所以是個好卦。與【泰】卦相反,【否】卦【坤】下【乾】上,第二爻是陰,第五爻是陽,陰在陰位,陽在陽位,但因爲整個卦的位置是顛倒的,內卦爲【坤】而外卦是【乾】,陰占了主要位置,『二』的優勢無補於大局,所以六二爻辭說『小人吉,大人否』。【彖辭】則說:『大往而小來』,也就是說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並說『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所以是運多鄙氣的卦。 上述情況告訴我們,卦爻是主中的。每卦之爻,二、三、四、五是中,而四爻中又有陽三太過、陰四太近等情況,於是只剩下二與五才是理想的中位,也就是中內之中。這種情況運用於儒家倫理學說,便有了不偏不倚的中庸說,以及『過猶不及』的持中說。再加上卦爻中位內部和外部諸條件的約束,如時間、地點等具體條件,於是中庸又有了許多自相約束的條件。故儒家倫理中的中庸說較之【周易】卦爻的中位說,嚴密多了,深刻多了,其要求也苛刻多了。 【中庸】與【易傳】其思想內容本來是互相溝通,互相滲透的,從這個角度說,二者難說先後。但朱熹集注的【中庸】第二十八章清楚地寫道:『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明顯是秦滅亡六國之後的產物,故【易】爲【中庸】之源也就理所當然了。(作者:任俊華 )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