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推動中醫進校園為時尚早 各項條件尚不成熟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6-28 11:33|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2124| 評論: 0|來自: 光明網

摘要: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獲悉,本市計劃全面啟動『中醫文化進校園』工作。下學期起,全市統一的中醫校本課程(小學版)將正式啟用,該課程老師將在本周報名遴選後接受中醫部門培訓。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課程 ...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獲悉,本市計劃全面啟動『中醫文化進校園』工作。下學期起,全市統一的中醫校本課程(小學版)將正式啟用,該課程老師將在本周報名遴選後接受中醫部門培訓。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課程旨在普及中醫文化,非硬性規定,課程不進課表,不列為考試項目。(6月25日【京華時報】)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也屬國粹之一,向中小學生普及有關知識意義深遠。按理說,北京現在開始在校園推行普及讀本小學版應該多多給予掌聲。但筆者認為,目下在中小學推行中醫課程顯得為時尚早。

首先,中醫校本課程讀本需要精心編排充分論證。記者獲悉,高手所編教材太深內容全刪。這說明初編比較粗糙,即使有所增刪但在較短的時間內也不容易編成精品讀本。此門課程的編排應把中醫專家、教育專家、心理認知專家、文化專家等組合在一起,經過長期的充分權衡論證後再推出讀本。

其次,沒有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和達標要求。非硬性規定,課程不進課表,不列為考試項目,也就是說由學生自由選讀或課外閱讀,讀多讀少聽憑學生自覺。學生的自覺性不夠高,尤其是小學生。在學業負擔相對較重的情況下,在應是功利仍然頗濃的背景下,這本讀本有可能被棄置一邊閒置起來。如此就沒有閱讀實效,這項活動也有可能最後演變為一種單純變味的推銷書活動。

其三,是缺乏勝任中醫學知識教學的教師。沒有雄厚的中醫知識和嫻熟教育學心理學的教師,是難以輔導學生學習中醫課程的。弄不好,還有可能誤導學生學犯了知識性錯誤。即使匆匆培訓教師,也難以保證師資的合格達標。

此外,還有中醫讀本課程的定位是普及中醫知識還是普及中醫文化?兩者有何關係?如何處理滲透?各個年級的讀本有何銜接聯繫?……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明確。

推行中醫文化知識課程進校園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在各項條件不夠成熟的情況下還是不要輕易進校園為好。否則,其效果將會適得其反。更不能打着推行中醫文化旗號去行營銷書籍盈利之實。(徐大發)


來源:光明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