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傳承節日文化不能光靠嘴 讓端午文化動起來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6-25 09:30| 發佈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610| 評論: 0|來自: 南方日報

摘要: 端午快到了,我們村很多老人正準備材料包粽子,他們勸說身邊的年輕人也學包粽子。對此,一些年輕人卻嗤之以鼻:『在超市,各種口味的粽子應有盡有。現在還用自己包粽子嗎?』應該說,這些年輕人對粽子的態度,流露了 ...

端午快到了,我們村很多老人正準備材料包粽子,他們勸說身邊的年輕人也學包粽子。對此,一些年輕人卻嗤之以鼻:『在超市,各種口味的粽子應有盡有。現在還用自己包粽子嗎?』應該說,這些年輕人對粽子的態度,流露了他們對端午文化的態度。或許,在他們看來,吃過粽子,就算過端午了。

包粽子其實是端午節一個很精彩的節目,是一項充滿樂趣的勞動。雖然隨着家務勞動的社會化,人們花在製作食品上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傳統節日的樂趣還是要靠每個人動手去感受的,否則這些節日會慢慢變味,像傳統老手藝一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對於傳承端午文化來說,人們為什麼要包粽子,怎樣包粽子這些問題,比單純吃粽子更重要。因為在包粽子過程中,各地端午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常常會在我們手中生動起來。例如,我國各地端午文化不同,南方粽子和北方粽子的包法也不同。這其實就體現了南北端午文化各自的精彩,說明我國端午文化是豐富的。在我看來,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其文化內涵是豐富的。而豐富的端午文化,常常得靠勤勞的雙手去經營才會生動起來,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而現在,一些年輕人懶於動手,習慣享用『文化快餐』。如此過『端午』,往往很難激發起他們對端午文化的興趣。

我國是高度重視端午文化傳承的。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端午節、春節等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08年起,端午節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10月,我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人類共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們廣東近年的端午,也常有『賽龍舟』表演。這些表演,活躍了我們廣東端午文化。期待我們廣東能因地制宜,創新形式,創設情景,引導公眾都能動手參與建設端午文化,讓端午文化『動』起來,為建設文化強省作貢獻。(宋維宙)


來源:南方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