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王蒙:閱讀表層瀏覽太危險 不妨讀些"費勁"的書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7-2 16:48| 發佈者: 夏知| 查看: 1652| 評論: 0|來自: 文匯報

摘要: 『網絡時代讓我們的閱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閱讀變得過分輕鬆、方便時,我有一個擔憂:淺層的瀏覽會不會從此代替專心致志、費點勁兒的思考,久而久之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近日,年近八旬的作家王蒙在上海圖書館 ...
『網絡時代讓我們的閱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閱讀變得過分輕鬆、方便時,我有一個擔憂:淺層的瀏覽會不會從此代替專心致志、費點勁兒的思考,久而久之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近日,年近八旬的作家王蒙在上海圖書館開講『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只聽他一口京片子,像嘮家常一般與大夥分享自己曾經讀過的那些書、書中的那些智慧,也對網絡時代催生的膚淺化閱讀趨勢不無憂慮。 
  讀書只為發現人生真諦
  『我讀第一本書時剛滿7周歲,在北京上小學二年級。那本書是【小學模範作文選】,第一篇文章名叫【月夜】,讀到第一句話「皎潔的月兒升起在東方」時,我真是太興奮了!』王蒙解釋道,『那時北京的污染還不嚴重,月亮特別亮,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但這種亮跟太陽的亮不同,跟燈光的亮也不是一回事,有點白,有點清,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納悶該用什麼來表達這種感覺。後來一看作文選裏的「皎潔」,豁然開朗,如果沒有這兩個字,我怕是永遠不知道用什麼來形容月亮。』他坦言自己對月亮的發現與讀書分不開,至於愛情,更不用說。他說:『不讀書的人只是本能地去體會愛情,喪失了多少美好、神秘的感覺。我常常在想,究竟是先有愛情再有愛情的詩篇,還是先讀了愛情的詩篇才有了愛情。從我個人來說,其實是先讀了愛情的詩篇,八九歲時我已經讀到愛情的詩了,而我對愛情還沒有任何的實踐,但感覺愛情真好啊!』
  艱難年代,王蒙也讀狄更斯的【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人們正在升入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這本書寫的是法國大革命,看似和中國一點關係也沒有,卻讓我看到歷史的風暴中,一個人是多麼無力,需要有多大耐性。我便也默默告訴自己,不要着急,該等待就等待』。
  在王蒙看來,讀書不為書本身,最令人感動、興奮的是,人們從書中發現了世界、發現了人生的真諦。記取書中的知識固然重要,智慧的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更能予人啟迪。
  不妨讀些『費勁』的書
  時下,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讓資訊的獲取變得越來越輕鬆,王蒙這位老作家坦言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碰到了新問題:『我發現敲敲鍵盤點點鼠標,網絡上要什麼有什麼,百度一下,有時連電話號碼也能一蹦而出,只要窗口開得夠多,一分鐘涉足15個閱讀領域都不成問題……可如此一來,閱讀會不會變為表層瀏覽、淺層思維,人們看似誇誇其談、無所不知,事實上卻缺乏深入的、系統的、一貫的思考。』他認為這是一個危險信號。
  1998年,王蒙在美國遇到一位令他肅然起敬的漢學家,此人用56年時間翻譯中國哲學經典【管子】。『完成一項學術研究,很可能需要10年、15年,甚至50年,如果大家都是網絡培養出來的「瀏覽手」,今後還有沒有人能夠堅持做這樣的研究,我很懷疑。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人能夠連續一兩個小時坐下來看書的已經很少了,他覺得不舒服呀!』王蒙說自己現在頗為理解當年電視遙控器發明時美國學界的擔憂,『遙控器讓改變觀察對象變得太過容易了,結果便是,頻繁使用遙控器的人容易缺少責任心』。
  『不讀書是不行的。網絡時代,讀書其實越來越重要。』王蒙建議人們讀書時,不要只停留於瀏覽,還要學會沉下心來,不要只讀那些令自己舒服、快樂的,還要讀些『費勁』的,循序漸進。『比如古典文學,不必非要等到各方面都訓練好了再去讀,不懂的話你可以猜呀!比如哲學書,其中的思辨性經得起反覆琢磨。』
  記者 范昕
來源:文匯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