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嘉
望江樓的著名『絕對』:『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吸引了眾多文人騷客前來接下聯。昨日,中國作協會員、成都作家肖興文對外公佈了自己續寫的下聯。對此,著名民俗專家袁庭棟、著名歷史學家譚繼和、省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馮修齊等專家,對肖興文的下聯進行研討評定後,仍認為:『仍不是最佳!』 成都望江樓於1889年建成開放,一處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百餘年來引得文人騷客紛紛應對,但至今仍無理想下聯。2009年,望江樓公園曾向全球重金徵集下聯,獲得3000多件回覆,其中不乏優秀之作,但無一下聯被公認為最佳。昨日,肖興文向記者展示了他對出的下聯:『觀海嶺,觀海景,觀海嶺前觀海景。海景百年,海嶺百年』,以台灣柴山(又稱:壽山)之上的『觀海嶺』來對應『望江樓』。肖興文解釋說:『不但「觀海」對「望江」堪稱絕配,而且觀海嶺是寶島台灣的風景名勝, 合乎「相當知名度」、「門當戶對」和「人文內涵」等楹聯要求。』 對於這個新創作的下聯,馮修齊認為:『「望江流」對「觀海景」,「流」既是名詞又是動詞,而這個「景」僅僅是名詞,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下聯。』袁庭棟和譚繼和等專家都給出了『較以往有所進步,但並非最佳』的評論。譚繼和說:『下聯除了要求對仗,其內涵和意境尤為重要。』望江樓是成都的名勝,在成都人心中有獨特的情感含義,『觀海嶺雖然是台灣的名勝,但對成都市民仍顯陌生,最好是用成都市內的風景名勝來作對。』
來源:成都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