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明故宮遺址公園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國際競賽中,東南大學陳薇教授領銜、潘谷西教授爲顧問的規劃方案在專家評審中得票最多。然而因爲該方案有午門加頂保護的意向,在網絡上引發了關注和質疑。不少網友認爲,明故宮應保持歷史『殘缺美』,而不該『穿衣戴帽』。
昨天,南京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光亞就明故宮遺址公園項目作出回應,重申南京市委、市政府『絕不搞簡單的重建復建,更不造假文物』的承諾。 陳光亞表示,東南大學的這份【南京明故宮遺址保護總體規劃(2012――2032)】已經報省文物局,待專家論證通過後,再報國家文物局審批。這個方案之所以在專家評審時得票最多,是因爲該方案更注重原真性保護,而美國的方案要復建台基,然後掏空地下作停車場,台基上再豎上百根紅柱子,模仿午門的兩闕,專家們覺得該方案對遺址的影響太大,被否決了。 網友們質疑最多的,是規劃中計劃爲午門加頂。曾獲2010年度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傑出人物之一的姚遠認爲,明故宮的意像在中國文化中早已定格爲滄桑之感和興亡之嘆,如果加頂,在遺址上打造21世紀新版建築,就消滅了滄桑美和殘缺美,剝奪了後人在遺址上與古人穿越時空對話的權利。而且明故宮沒留下測繪圖和圖片,加頂復建缺乏依據,無法真實再現歷史原貌。網友『羅建圍脖01』則認爲遺址既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也承載著南京人的情感,建議『切莫過度作爲,皇宮遺址不要隨意動土』。 對此,陳光亞解釋說,加頂僅限於午門,而不是像此前網上所傳的包括東華門和西安門。午門加頂並不是復建城樓或是建假古董,而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解決城牆和地基的滲水問題。滲水容易造成城門結構變形、城牆被泡松,如果不及時加以保護,就會影響文物安全,讓古建築減壽了。 該規劃顧問、東南大學著名教授潘谷西表示,從民國到解放後,午門多次鋪設防水層但效果並不好,以至於城門裡滲出水滴並結了白華。領銜規劃設計的陳薇教授也表示,加頂目前也只是在探討中的設想,如果國家文物局批准,下一步才會設計具體方案,確定加頂的樣式。 針對一些市民對明故宮遺址規劃項目的關注和質疑,陳光亞說,『不大規模考古發掘,不大規模興建土木工程,基本沒有拆遷,這三點可以向公眾承諾,這個規劃一經批准就要管20年。』 他說,『明故宮遺址的面積超過100公頃,現在的第二歷史檔案館和軍區總院等大量民國建築,以及一些高校、工廠和小區均在其範圍內。在2014年前的近期規劃中,我們要建設標識體系建設,讓人們走到任何一個地方,都知道所站的地方當年是皇宮的哪個位置。這些標識要與周邊環境和諧,不追求古色古香。』 在不復建明故宮的前提下,爲了讓人們直觀看到明故宮的結構,文物部門計劃在遺址公園內建一個沙盤,以反映明初皇宮的恢宏氣勢。根據規劃,文物部門計劃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的遺址作考古發掘,這個發掘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展覽,可以讓公眾參觀。陳光亞透露,復建三大殿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爲三大殿的一部分已經超出公園圍牆,到了馬路上,要標示其位置,讓公眾有直觀的印象,文物部門打算用樸素又可逆的辦法:將三大殿所在位置墊高,種上草皮,用一種意像化的方式提示參觀者。 現在的御道街在明代爲皇家專有,只有皇帝及親信大臣才能走,這條寬約6米的青石板小道,直到民國時仍綿延到2公里外的光華門,今天的御道街就是在此基礎上拓寬修建的。考古勘探表明,明代的御道直通外秦淮河,陳光亞表示,規劃獲批,御道直通外秦淮河的景觀道路也將恢復。 角樓的建與不建,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和北京故宮一樣,明故宮的東北角和西北角也各有一個角樓,其中東北角角樓的基礎仍在,東南大學的規劃建議條件成熟時復建,以作爲皇宮邊界的標識。而網友們認爲,這樣復建,也是新建築侵入古遺址,與古遺址保護的『最小干預原則』相悖離。 目前,東南大學這份規劃正等待省文物局組織專家論證。姚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消息一出微博上網友質疑較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此前公眾參與度不高。在省文物局批覆前,如果將方案公示,讓公眾有更多機會參與規劃討論,特別是明樓加頂、角樓復建等內容,可嘗試舉行聽證會,更多地聽取公眾意見。對此,陳光亞表示,網絡的關注表明南京人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意識越來越強了,我們非常感動,大家都是在關心歷史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能否得到最好的保護,關心納稅人的錢能否用對地方,網友們提出的很多建議和意見,我們會認真研究,並在以後保護規劃中得到體現。 本報記者 王宏偉 來源:新華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