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通过对《楚策一》、《燕策二》的剖析 可确认:从秦西蜀地之汶,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里之“江”,理当是长江。石泉先生把它们指认为“蛮河”、“汉水”的理由难以成立。石泉先生把专门论述“长江”的《水经・江水》中的“大江”,指认为今“蛮河”、“汉水”,更是有违作品之原意。 关键词:江 长江 蛮河 汉水 石泉先生在《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文中,对一些“古文献中的‘江’”作了“严密的逻辑推理”,多数论断言之有理令人信服。但是,古文献中的“江”不是指长江,只是枝节问题,大量确指长江的“江”才是主流。正如石先生所说:“对待古文献中的‘江’,应作具体分析和鉴别,以免造成空间上的错觉”才是第一要务。可惜,石泉先生在另外一些论著中,把“‘江’不是长江”扩大化,把一些古文献中的“长江”,指认为“蛮河”、“汉水”,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 一、《楚策一、燕策二》的“江” (一)、“所需时日相差颇大”如何解释? 石泉先生说:‘《战国策・楚策一》所记由汶山乘大船至郢‘循江而下’,需十日始达楚边境(而且是以每日300余古里的速度),这同上引《燕策二》所记,自汶浮轻舟而下,五日至郢都,彼此所需时日,相差颇大,又将如何解释?对此,我们的看法是:二者所说的‘江’,不是同一条江,否则,无论是认为同指长江,或认为同指令蛮河,都将发生矛盾,都讲不通。’ [1《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第468页)。 请看《国策》原文。 《楚策一》:“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2《战国策集注汇考》](P753)。 《燕策二》,“秦……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2](P1573) 《楚策一》中设想秦国:一路通过长江水路进攻郢都;一路从陆路出武关进攻楚国的“北地”……。《燕策二》则设想秦国:一路通过长江进攻楚国的郢都;另一路通过汉水进攻楚国的五渚……。 《楚一》、《燕二》中,“通过长江水路进攻郢都”的描述:“时代相同”,“事件类似”,“同是“蜀”地,同起于“汶”,同“下江”,同“至郢”的“江”,理当同为长江。石氏把《楚策―》所记之“江”指认为汉水;把《燕策二》所记之“江”指认为“今蛮河”。――难以令人信服。 那么“彼此所需时日,相差颇大,又将如何解释?”试分析之: 《楚策一》之“方船”,《说文》曰:“舫并舟也”。两条大船连为一体近方形,可增强抗风浪能力。此处之“方船”载重约10-14吨,“日行三百余里”。 《燕策二》之“轻舟”。比“方船”小,快捷。载重约3-4吨,乘二、三十名士兵。“乘夏季大水而下江”,故可日行五、六百里以上。(李白的“轻舟”则更快:“千里江陵一日还”。) 《楚一》《燕二》之路径虽然相同,但是,一个是“方船”,船大载重量大,不是夏天丰水期,所以,“日行三百余里”(“至郢三千余里”约需十天)。一个是“轻舟”,又是“乘夏水而下江”,故三千余里只需行五天。二者同指长江,并没有什么“矛盾”和“讲不通”。 (二)、《楚策一》的“江”应指汉水吗? 石泉先生说:‘《楚策―》之“江”,应指汉水(古亦称“江”)汉水上游也正是古巴蜀地。……’[1](第469页)。 上文已经证明《楚一》、《燕二》中,“通过长江水路进攻郢都”的描述具有同一性。 《楚一》曰:“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这一路线既曰“秦西有巴、蜀”,又“至郢三千余里”,从方位和距离看 理当是长江。 与《楚策一》类似的记载,还有《x列鳌罚骸扒匚饔邪褪瘢大船e粟,起于汶山,浮江已下,至楚三千N里。舫船〔 索[枋船。枋音方,^K纱也。亦音舫。〕d卒,一舫d五十人c三月之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N里,里惦m多,然而不M牛R之力,不至十日而距IP。〔 集解徐V曰:‘巴郡~涂h有I水P。’ 索[IP在楚之西界。鸵舴。按:地理志巴郡有~涂h。正x在州巴山h界。〕IP@,t木骋|M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e甲出武P,南面而伐,t北地^。” 皆可证明文中之“江”为长江。 此外,《燕策二》中,还有一条进攻楚国的路线:“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这才是“通过汉水进攻楚国的路线”。它与《楚策一》中沿“江”攻“郢”的路线完全不同。这也可作为《楚策―》不是通过汉水进攻楚国的旁证。石泉先生把《楚策―》中“秦西巴、蜀”之“江”,指认为汉水,毫无说服力。 来源:中国文学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