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意義(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7-10 23:51| 發佈者: 裏人| 查看: 2018| 評論: 0|來自: 國學文化

摘要: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與現化生活畢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着歷史反差。現代生活是傳統生活的延續,內在地包含有傳統文化的某些因子。這些因子經過轉化而成為以現代生活方式展現的傳統文化,成為現代人的一部分,並且 ...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與現化生活畢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着歷史反差。現代生活是傳統生活的延續,內在地包含有傳統文化的某些因子。這些因子經過轉化而成為以現代生活方式展現的傳統文化,成為現代人的一部分,並且通過現代人的生活實踐而不斷豐富着內涵。總之,現代生活是傳統文化的現代方式的呈現、歷史繼承、現實創造與豐富發展,傳統文化是現代生活的歷史條件、文化基點與現實影響因素。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

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傳統文化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簡略說來,它作為社會整合的精神遺產、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道德建構的再生資源和生活觀念的導向因素,對現代的社會政治生活、經濟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貫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觀念有着極大的價值。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整合價值

對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社會成員之間的結合和凝聚是其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前提,藉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經濟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種族血緣的親和力,還有政治政權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還是傳統文化所產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對現代生活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統攝性,傳統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階級、黨派、種族、時間的界限,以文化為紐帶,以思想為橋樑,產生巨大的而又無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文化中國』、『大一統』、『兼容天下』、『愛國主義』等觀念,構成了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內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發展,增強了中國人的共識,形成了民族文化認同感,傳統文化成為人們共同意識和自覺奉行的原則,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規範,由此出發產生出思維、行為的趨同性、和諧性和一致性。傳統文化這種整合力,增強了中國人的本根意識,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傳統文化正是通過人們心理上的認同、感情上的擁戴、行為上的遵守,如同一隻無形之手將人們聯繫起來,形成『同心同德』的社會整合力量,將整個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民族文化的發展。

(二)傳統文化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

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現代經濟之樹成長的土壤,蘊含着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在因素與動力。古有『洪範五福先言富,大學十章半理財』之說,甚至有人把傳統作為調節社會資源的第三種手段。總結起來,這些潛在的動力因素包括:

(l)由『忠』引申出來的愛國精神,社會成員願意為國家犧牲個人的利益,有利於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實施宏觀的經濟政策;有助於理順中央與地方關係,體現全局性、利益統一性,減少外在經濟現象,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發展。

(2)以『孝』為核心的家庭關係,家庭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起着凝聚和傳承作用,家庭注重對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儲蓄率,家庭成員勤勞、互愛互助。這些為經濟增長準備了必要的資金、人才和勞動力等要素。

(3)在忠孝的基礎上,集體主義成為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從而有利於形成具有目標同一性的團隊意識和企業精神。

(4)強調剛健自強。【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自立意識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有利於激勵和鼓舞社會成員發展經濟、脫貧致富、自我奮鬥、積極進取,不斷開拓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5)強調『厚德載物』。【周易大傳】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種寬厚為懷、虛懷若谷、寬容大量的氣度休現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於競爭,另一方面善於聯合,廣納博採、放眼世界、關心大局、以大局為重。

中國傳統文化不僅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一種精神上的推動力,而且提供某種『制動力』,使中國經濟不致脫離常軌,保證社會各方面協調運轉。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市場遊戲規則沒有完全建立,導致經濟生活中的種種負面現象,如某些企業唯利是圖,某些個人為謀利不擇手段,影響市場經濟正常運行。而中國傳統文化對這些行為有種『糾偏矯正』功能,它的一些經濟道德資源讓參與經濟活動的土體有了主觀的自主的軟約束,警戒人們不致失去控制,從而保證市場經濟健康、穩定、有序地運行。


來源:國學文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