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着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當前之所以要急迫地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社會的發展現狀緊密關聯的。隨着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是漁獵、游牧和農業文明的產物,在當前整個社會急劇地向現代工業文明轉型的時候,我們的非物質文化、尤其是口傳的音樂文化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於是無奈地衰微,以至於消亡。 在大眾傳播當道的社會,如何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弘揚,傳播我們的國粹,激發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崑曲的現代演繹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路。 二、崑曲的媒介傳播策略 (一)600年的文化鄉愁――崑曲的歷史興衰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崑曲之入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於它是我國古典表演藝術的經典。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崑曲的輝煌與落敗都與其特性有關。崑曲的興盛與當時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藝術趣味是一脈相承的。士大夫的文化修養,為崑曲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品位,他們的閒適生活和對空靈境界的追求,賦予了崑曲節奏舒緩、意境曼妙的品格,加之士大夫內心深處含有對社會對人生的哀怨、悲涼的感受,使得崑曲在音樂、唱腔上每每顯示出惆悵、纏綿的情緒。而到了清乾隆時期,市民階層崛起,舒緩、惆悵的風格顯然與他們格格不入,即使士大夫們也開始務實起來,崑曲在不受市民青睞的同時,也失去了士大夫階層這一陣地。於是,崑曲便逐漸走向衰落。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全國範圍內已沒有一個職業崑劇團。過於文雅的唱詞、陳舊的故事情節,喪失了時尚性和大部分娛樂功能,離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相距甚遠,因而難以爭得觀眾,演出越來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場上難覓其蹤,形成了惡性循環。 有人主張,崑曲應作為博物館藝術,只求保存,不用發展,此說遭到崑曲工作者和有識之士的反對,也有悖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初衷――保證這些傑出文化的生存,而不是遏制它們未來的發展。但是,崑曲確實面臨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勝任崑曲創作的人員寥寥無幾;而要革新崑曲,又面臨兩難的境地――不對崑曲作較大的改變,就無法縮小崑曲與時代的距離;倘若作大的改變,崑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為崑曲了。 因此, 崑曲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代表,傳統藝術需要開掘,需要更新思路和觀念,需要突破以往的舊有模式,去創造全新的經營理念,這樣才能使古老的藝術煥發生機。崑曲藝術就可以和音像、出版、展覽、網絡等許多領域架構起橋梁,使我們的國粹充分利用現代傳播手段,讓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了解、喜愛傳統藝術。 (二)定位崑曲――崑曲的整體文化價值 崑曲是一種文化情結,就今天的文化環境而言,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其自身。那種觸摸不到的神韻,與現實生活很遠,卻長久地深入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崑曲不僅是一種綜合的整體藝術形式,還是文字的優秀產物。由於有一批富有文采的文人創作,崑曲也創造和經歷了獨領風騷的繁盛時期。其詞曲華麗優美,篇幅較長,文字劇本也可單獨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在文學史上,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段落。在近代,文化階層的人士將學習崑曲作為成人增加修養,學生接受全面良好教育的組成部分。21世紀,崑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成為文化的珍藏品在現代,崑曲除了是一種文化珍藏品,已經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化符號。從藝術價值上看,是雅文化,但從市場角度來看,崑曲的傳播應是面對所有國民的大眾傳播,大眾傳媒就理應肩負起這一重任。 (三)創意新組合――崑曲傳播中的媒介力量 白先勇以青春版崑曲【牡丹亭】中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走進大學,紅遍中國,進而挺進世界。他說:『要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中國最美的東西。』白先勇有感於聯合國科教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排行第一的崑曲的武器窳敗,『衰憊不堪,欲振無力』,焦急憂心,將9歲起就存在心中的文化胎記崑曲,歷經20多年的醞釀思考,使之在新的『涅』中嬗變、再生,得到恣肆汪洋般的發展。自2005年起,『白旋風』、『牡丹熱』,在海峽兩岸四地飆升竄紅。京滬杭、香港、台北幾十所高等學府常演不衰,場場爆滿。數以10萬計的新生代大學生觀眾群橫空出世。鋪天蓋地的專訪、對話、研討。驅車百里,扶老攜幼,街談巷議,經久不息的謝幕掌聲,蔚為大觀,宛若中國文化的一次盛大慶典。美國主流傳媒報道:『盛世出大戲。『2006年9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南北四所加州大學校園共演出12場,場場爆滿。許多美國戲劇行家表示:『這是1930年梅蘭芳來美演出後,中國傳統戲曲在美國最大規模及最轟動的演出。』青春版【牡丹亭】像一個涌動無限生機和活力的張力場,激發出新的文化裂變,碰濺出前所未有的現代文化火花,增添了新的文化情趣,於中國新文化的發展,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姑名之曰:『白先勇文化範式』。除了運用現代劇場的種種觀念,從舞台、服裝、燈光設計到美術、書法、舞蹈藝術的綜合策劃等一系列創意手法,白先勇敢於或者說是恰到好處的運用了大眾傳播,讓這部崑曲劇種煥發出獨有的青春風采。 除了白先勇將崑曲藝術搬上現代舞台,大眾以穿越時空的方式與之面對面交流之外,有條件的電視台,廣播台以紀錄片或是播放經典的崑曲選段也向大眾展現了崑曲的歷史興衰與文化魅力。 於丹的【崑曲審美之旅】從崑曲的『夢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壯之美』、『蒼涼之美』、『詼諧之美』『靈異之美』、『風雅之美』這七個方面帶領讀者穿越數百年,了解崑曲,感受那些曾經是我們的先人所創造的包含了優雅、從容、高貴,甚至是獲得充滿時尚氣息的精神享受。這本書從劇情和人物入手,通過生動並極具文學性的表述,將古老的崑曲與現代生活嫁接,讓人感覺崑曲這種具有600年歷史的傳統藝術形式,離現代人非但沒有距離感,而同樣需要。 三、當精英文化遭遇大眾文化 (一)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碰撞 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一定是有流行文化的,每個朝代、每個地區都有流行文化。但一個民族很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一個精英文化,一定是一個小眾的,不可能是大眾的,像流行歌、搖滾樂一樣幾萬人來看。崑曲不是這樣的。崑曲最多是一、兩千人的劇院,讓一些比較有文化水準的人來觀賞的。象這樣定位於小眾且深具傳統文化內質的崑曲藝術就是精英文化,而大眾文化則是藉助在表面上抹平了一切地域和民族差異的大眾傳播媒介的力量,主要以直觀的電子畫面和聲音為載體,定位於大眾消費市場的文化形態。 來源:中華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