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華文化的元色是兼容(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9-14 17:32| 發佈者: 南丘| 查看: 1392|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中國龍的複合形態,是中國人運用綜合思維對多種生物兼容並蓄的成果,也是中國人早在史前時期就已粗具的文化風格。進入文明社會以後,經過各種學說和流派的包裝和發展,龍的造型愈來愈加多樣,功能愈來愈加複雜, ...
  中國龍的複合形態,是中國人運用綜合思維對多種生物兼容並蓄的成果,也是中國人早在史前時期就已粗具的文化風格。進入文明社會以後,經過各種學說和流派的包裝和發展,龍的造型愈來愈加多樣,功能愈來愈加複雜,內涵愈來愈加深厚,形成別具一格的龍文化。雖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龍文化也不免有良莠混雜的情況,毫無疑義的是,中國人的文化兼容心理和綜合思維方式創造了中國龍的獨特形態。所以兼容與綜合是龍文化的主體精神,也是中國文化的原創精神。 


   『有容乃大』方為龍,這是中華民族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現代價值的民族精神!



    二、兼容,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優良傳統


    
    龍文化是中華文化形象化的表徵,它不僅是華夏文明初創時期的特色,也貫穿中華文化發展的過程,以兼容並蓄的胸懷吸收各地區和外來文化,建立多元複合的文化體系,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人們往往有這樣的錯覺,以為凡是傳統的都是土生土長的,其實中國傳統文化融有豐富的外來文化因素。衣食住行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交通不便,旅程艱險,都擋不住人們對商品交換的渴望,步行馬載,跋山涉水,傳播文明的種子,改善物質生活的事例,屢屢不勝枚舉,最古的史藉【尚書】記述:『 四夷咸賓,無有遠邇,畢獻方物,惟服食器用。』現在人們常吃的蔬菜有來自南美的西紅柿、玉米、土豆,印度的茄子,伊朗的菠菜,巴西的花生,歐洲的蘋果,還有西域的葡萄、西瓜等等都是古代的『舶來品』,在【詩經】中記載的二千多年前的數十種蔬菜瓜果,大都在歷史發展中淘汰。中國是最早發明絲織品的故鄉,遠銷古羅馬的絲綢,價錢比金子還要貴重,但是中國人穿用最多的棉布原料棉花,則是傳自異邦,到元明才普及。先秦的人們還席地而坐,後來坐上椅子,睡在床上,屋上蓋的琉璃瓦,園林中各式各樣的塔,餐桌上的烙餅,以及納涼用的摺扇等等日用器物,都是受惠外來文化,為中國人所享用。


    如果說吃穿用是通過商品交換,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欲望,那麼在精神生活中非商品性的創造,如宗教、藝術和學術也通過各種渠道傳入中國。物質生活上的享用,不可抑制地要求滿足精神上的需要,物質的、精神的幾乎聯翩東漸。胡琴、琵琶並非國產,戲曲器樂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是從西域移植的,先秦的華夏古樂大都已失傳。如果沒有印度佛教藝術的引進,就不可能有敦煌壁畫、大同雲岡石窟、樂山大佛的輝煌成就。玉兔月宮的神話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那個白毛、紅睛、長耳朵的可愛形象,乃是先民從羅馬野兔馴養中培育的家生品種,而白兔與月亮相聯繫的構圖是來自印度廟宇的壁畫。時下着書立說常用的章節體,自漢魏以後形成。先秦的諸子典籍,體大精深自不待言,但著述體裁除了文學作品和訓詁以外,基本上是語錄體或敘述體,行文籠統,脈絡不清,佛教的輸入帶來經論中條分縷析的傳統,促使著述體變革,形成章節體,沿用至今。佛教的哲理和思辯對民族智慧有莫大的影響,最雄辯的事實是,作為封建社會後期正統思想的理學,是融匯儒、佛、道三家學說而形成的儒學新流派,西來的印度學說對構造理學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有句名言:『東海有聖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雖然它的本意是強調『理』的普遍意義,但也體現了兼容並蓄的精神,只要具有『理』的真諦,不管是來自西方或東方,都可尊為聖人,奉為楷模。中國人對生化萬物的天,覆育萬物的地,孕養生命的祖,立德、立功、立言的聖賢,四者同祭。在民間信仰中,儒家的孔子、佛家的釋迦牟尼,道家的老子並祀於一堂,佛寺、道觀、孔廟遍設各地,相安相容。信儒的信道又信佛屢見不鮮。對於少數民族,並不在意膚色和種族的差別,只注重禮義的教化和認同,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一家』,『夷狄進中國則中國之』等等,表明中國文化的兼容精神可上可下,無粗無細,兼采並容,富有匯眾流而入大海的恢弘氣魄。


    中國封建社會是高度集權的大一統帝國,皇權高於一切,政權對文化有直接干預的作用,正確的政策能揚長抑短,錯誤的政策也能揚短抑長,政策上的開放與閉鎖,對中國文化的盛衰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來源:國學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