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華文化的元色是兼容(1)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9-14 17:31|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539| 評論: 0|來自: 國學網

摘要:  中華民族締造了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兼容、創造和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在中國形成多元一體的文明體系,不論王朝興亡,國運盛衰,中華文化都能在不斷的吸收和融合中生生不息。中華文化正是具有這樣 ...
 中華民族締造了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兼容、創造和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在中國形成多元一體的文明體系,不論王朝興亡,國運盛衰,中華文化都能在不斷的吸收和融合中生生不息。中華文化正是具有這樣博大精深和海納百川的精神才葆有旺盛的生命力,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 


    今年清明,在陝西黃帝陵舉行了盛大的公祭儀式,在行禮如儀後,一具長達60多米的巨龍騰空而去,此時此景莫不使中華民族的子孫分外激動,因為自古以來,就以龍的傳人自詡的中華民族,歷經六千年的歷史,步入21世紀,正如這巨龍一樣在世界騰飛。


    一、龍的多元複合,是中華文化本色的體現。

    
    龍,在古代中國人的信仰中是最神異的靈獸。它那突兀不凡,橫空出世的氣勢,詼奇譎怪,玄奧莫測的威力,對炎黃子孫世世代代有永遠的吸引力。這來自上古的圖騰崇拜,何以千秋萬代傳衍不息? 這是因為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內涵博大而又最富有魅力的形象。


    這魅力首先來自,中華民族富有追溯始祖和共祖的傳說,在各種傳說中以龍的傳說歷史最悠久,覆蓋面最廣闊。


    我們的祖先自有圖騰崇拜以後,龍就成為最早的崇拜偶像。那獸面蛇身的形態,在甲骨文、金文和青銅禮器中有栩栩如生的造型,可以說從有文字以來就有對龍的記載和崇拜。【說文解字】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對『龍』的釋義也是描述龍的形象和神奇,這是造字者對龍充滿敬畏心理的反映。這一崇拜可以上溯到史前時期,在河南濮陽發現6000年前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圖案,那昂首、曲頸、弓身、飛騰的姿態,獲得『華夏第一龍』的稱譽;在遼寧興隆窪還發掘到七、八千年前用石塊堆塑龍形的遺址。從這些遺蹟可以推知,這能上天入海,威力無邊形象的成型,幾乎與中華文化一樣古老,僅僅用實物可資證明的這一崇拜在中國至少已有八千年的歷史。


    在傳說中的龍崇拜比這更遙遠,每個古老民族都有關於萬物創生的神話,在中國開天劈地的是盤古氏,【太平御覽】記載這一神話說:『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羅,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繹史】中記述盤古死後化生萬物: 『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絡為地裏,肌肉為田土,發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隨為珠玉,汗流為雨澤。』按這說法,宇宙本是混沌一片,從有盤古氏後才開出天地萬物,『盤古何神兮立天地? 巨靈何聖兮造山川? 』唐詩中就有這樣的詰問,為什麼盤古有那樣大的神力,因為他超越常人,是一條龍。人們把這樣開天劈地的偉大的形象賦予龍,是對龍推崇極至的表現。


    龍在遠古受到這樣的尊崇,是因為先人們把它視為生命的來源,中華民族以炎黃為始祖是悠久歷史的共識。古籍記載『 軒轅(黃帝)黃龍體』, 神農氏母親見到『神龍首』有感而『生炎帝』,因此神農氏又稱神龍氏,炎黃二帝都是龍的後代。    龍的傳說不僅在史前盛行,自華夏族形成國家伊始就開始了龍的傳人史。蛇與龍在傳說中本是兩位一體的形象,人面蛇身的女媧與伏犧交尾的壁畫已廣為人知。第一代王朝夏的國君禹,姓姒,即已,已即蛇。禹字從蟲,蟲與已同,即與蛇同,【初學記】說鯀死後『三歲不腐,剖之於吳刀,化為黃龍,是用出禹。』禹是中國第一代君主,也是龍的第一代傳人。


    有關龍的傳說在少數民族地區也相當豐富。西南是巴蜀人的故鄉,『巴』字,【說文解字】釋為『蟲』,『象它(蛇)』;『蜀』字的含義是『人首蛇身』;傳說西南哀牢人是少女沙壹與龍感應懷妊而生的後代;在唐代立國的南詔又稱龍尾;大理國的創始者段思平在傳說中是龍的後代;彝族有【祭龍經】,尊崇龍蛇是彝族傳之久遠的風俗。種種資料不論是考古的、文獻的、口耳相傳的,都反映在中國的許多地區都有相似的龍崇拜。


    古人習慣以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來表達地域和空間觀念,黃帝起自黃河流域,地處中原地帶,對周邊地區處於中心的位置。五方氏族聚會,古語稱『五龍聚會』,黃帝居其中。這居中觀念的形成,表現了黃帝在與地方氏族的聯合中取得中央共主的地位。共主與共祖,相得益彰,以龍崇拜為中心,勾畫出中華民族聯合的雛形。


    在民眾心目中,龍的顯貴首先是因為它是威權顯赫的帝王象徵。秦始皇自稱祖龍,漢高祖自認是其母與龍交合而生,唐太宗自詡真龍天子,什麼『龍顏』、『龍體』、『龍種』、『龍子龍孫』、『龍袍』、『龍座』、『龍床』等等,幾乎成為皇帝體貌和生活用品的專用名稱,凡是僭用這些名稱的都視為大逆不道。龍,自秦漢以後就被統治者利用,成為皇帝和皇權的符號,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


    然而,龍的貴族化並沒有取代它的平民性。龍,還是一代俊傑的美稱,諸葛亮出山前自稱臥龍就是一例;高才俊逸的風度被奉為『龍章鳳彩』;雄勁剛健的美文雅稱為『龍文』;科舉會試中選的稱登上『龍虎榜』;『望子成龍』更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態,這說明『龍』又是對傑出的人和事的讚譽。龍,並非是帝王的專利。


    由此可見,龍是不凡的又是平凡的,平凡到十二生肖中的一種,在茫茫人海中的我、你、他都有可能以龍為本命年。百家姓中的龍姓,不乏有市井人家。南方水上居民稱為『龍戶』,農民遮雨用的蓑衣,又稱『龍具』。以龍命名的草木瓜果,菜蔬藥材,如烏龍茶、龍舌草、龍血樹、龍爪槐、龍爪花、龍涎香、龍眼等等屢見不鮮。江河湖海,城鎮鄉裏以龍命名的也不少見。各種以龍為主題的廟會、祭堂、儀式、戲曲、話本、吉祥物以及舞龍燈、划龍舟等等舉不勝舉,種種事象充分顯示了龍與平民的親和性。有關龍的形象、傳說和寓意,已融進中華民族各地區、各階層、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喪喜慶、休閒娛樂之中,成為中國人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由此可見龍的顯貴,並不在於帝王的影響,而是因為民眾先有了龍的崇拜,爾後才被帝王附會,用以提高自己的身價。作為精英文化中的各種流派,對龍的解釋和研究,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龍,被儒家奉為『仁獸』,作為帝王之象;道家的太上老君憑藉青龍,上天入地,穿山涉水,龍是神仙的助手;佛教傳入中國帶來龍王、龍宮的傳說,富有平民情調。因此研究者認為,有宮廷龍,民間龍,政治龍、藝術龍,儒教龍、道教龍和佛教龍之別,種種說法表明,從貴族到平民,從世俗到宗教,都欣賞龍、崇拜龍。龍,已成為全民共賞的文化象徵。


    但是這樣一種全民共賞的文化象徵,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且看龍的造型 :牛的耳,鹿的腳,虎的掌,鷹的爪,蛇的體,魚鱗身,口中還吐出須,這是什麼動物? 中國找不到,世界沒有。可它在中國傳之萬年,竟然擁有那樣茁壯的生命力 !為什麼? 這天上飛的,陸上跑的,水中游的都集於一身,海陸空的性能全都具備,這無所不包的形象,展現的是無所不能的威力。所以神話傳說它能呼風喚雨,行雲播霧,吹一口氣就是風,吭一聲就打雷,睜一睜眼是白天,眼一閉就成黑夜,這是什麼境界? 是宗教境界。中國龍創生在原始人的圖騰崇拜中,這是人們從萬物有靈的信仰,進而確信自己是某一生靈的後代,並以這生靈為自己氏族的圖騰,以與其他氏族相區別,這種帶有群體性、識別性的生靈崇拜是氏族社會普遍存在的原始宗教信仰。古書記載有關黃帝是『人首蛇身』,炎帝是『人身牛首』的傳說,實際上是不同氏族的圖騰標誌,當信奉牛、虎、鹿、鷹、蛇、魚等圖騰的氏族在走向聯合的時候,這些標誌也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了多種圖騰的統一,也就是提取牛、虎、鹿、鷹、蛇、魚等主要特徵,加以揚棄和改造,重新組合成新的形象,這就是『龍』。這樣的龍在地球上並不存在,也不可與世界上任何生物相比擬,正如聞一多所說,龍是『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


    毫無疑問,此種構想說明我們的祖先早在文明的前夜,即以綜合性的思維方式,創造了有別於自然龍的複合龍,雖然它在世界上從不存在,但它的綜合性和多元性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龍,就是多元相容的一大創造,龍的本身不僅兼容了多種飛禽走獸的形態和功能,連龍的後代也是多元相容的。中國古代有龍生九子的傳說,這九子各有各的個性和愛好,明代學者李東陽在【記龍生九子】一文中說:『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這九個兒子有好音樂的、好行文的、好訴訟的、好冒險的、好負重的、 好動的、好靜的、還有好打架的等等。這個被中國人視為神聖的龍,並不要求兒子像自己一樣成龍,而是任其自由發展,各行其事,這是多麼寬容博大的胸懷! 這雖然是一則神話,但在民間廣為流傳,並附會在人們無比崇拜的龍身上,不能不是一種文化心理的反映。


    綜合的基礎是兼容,這是多元互補的思維方式。優勢互補增強了個數相加的效應,產生新的飛躍。經過綜合後的形象雖然已不是初具的形態,但初具的形態卻在綜合中得到升華,優勢互補增強了個數相加的效應,產生新的飛躍。龍,就是多元相容的一大創造,這多元性使得它具有匯百川而入大海的氣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內涵博大而又最富有魅力的形象。
來源:國學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