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诗经入唱词变"靡靡" 娱乐大片能这么"动"经典吗?(2)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7-10 22:41| 发布者: 济世| 查看: 1515| 评论: 0|来自: 文汇报

摘要: 符合人物的改编,不妨会心一笑 古文唱词在古装片中并不鲜见,电影《夜宴》、《赤壁》,电视剧《甄执范疾环σ霉攀驶蛘折胺鹿拧贝醋鞯氖省S槔职暗挠笆泳缇烤鼓懿荒堋岸薄妒氛庋奈难Ь洌 相比一些观众和电影圈 ...
符合人物的改编,不妨会心一笑

古文唱词在古装片中并不鲜见,电影《夜宴》、《赤壁》,电视剧《甄执范疾环σ霉攀驶蛘折胺鹿拧贝醋鞯氖省S槔职暗挠笆泳缇烤鼓懿荒堋岸薄妒氛庋奈难Ь洌

相比一些观众和电影圈里人的较高“审美纯度”,专业语言学者却对经典改编抱以宽容的态度。“如果改动符合影视剧中的情境,‘动一下’经典有什么关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表达效果是衡量语言文字成败的标准。“一句名言,一段诗词,如果改动一两个词,正好符合人物和情节,观众不妨给创作者一个会心的笑。”

黄的不少电影音乐作品,就有古诗词的影子。影片《笑傲江湖》中的“谁负谁胜出天知晓”,唱出了片中江湖大侠的豪情;影片《青蛇》中的“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也暗合了故事主人公“看破红尘”的疲惫。这些唱词不仅符合影片人物的个性,而且因为浓郁的文学气息被捧为新经典。同样,影片《夜宴》中的《越人歌》,引自古文的“山有森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在片尾响起时,恰好为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命运画上句号。被导演冯小刚形容为“唱出了人与人之间最深的寂寞”。

“经典并非‘动’不得,要改可以,至少应该懂得诗词格律、用韵常识。”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陈正宏博士表示,要改得出彩,电影人自己需要先有文学甚至音乐底子。黄创作《沧海一声笑》时,改了六七稿都不满意,最终翻古书找灵感时,受《宋书・乐志》“大乐必易”的启发,将中国古乐的宫、商、角、征、羽五音,按照音高倒序谱成“沧海笑”首句,然后一气呵成完成全篇。

“围绕经典改编的是是非非,最终能引发公众关注经典,就不算坏事。”申小龙表示。相比经典的错误,学者不能接受的是很多错误反而成了经典。比如,不问唐宋元明清,古装片里一说吃不上米饭,主人公就会拿出玉米地瓜。一般认为玉米和地瓜都是明代才传入中国成为粮食作物的,宋元之前再穷也吃不到玉米地瓜。“电影‘动一下’文学经典,可以;但是事实要穿越,想说可以有点难。”


来源:文汇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