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歡迎使用國學論壇學社百科書閣問答等全站内容搜索

民族语言面临传承困境,甚至处于濒危状态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2011-11-10 09:37| 發佈者: 对酒當歌| 查看: 2528| 評論: 0|來自: 文化中国

摘要: 母语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目前世界上有6000多种语言,其中的一半正在失去它们的使用者。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大约90%的语言可能在本世纪末都会消失。不只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是这样,我 ...

母语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目前世界上有6000多种语言,其中的一半正在失去它们的使用者。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大约90%的语言可能在本世纪末都会消失。不只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是这样,我们国家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央视 报道:内地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面临难题

  白岩松:

  说不了了,说不了那么多。接下来可能我得给观众朋友详细介绍一下,呼伦贝尔是我的家乡,我在这出生、长大。我的爷爷只会说蒙语,一句汉话不会说;我的爸爸,蒙汉兼通,因为他是他们那的第一代大学生;到我这可以说一些蒙语,比如说吃、喝等等,这些都没有问题,能说一些,也能听一些,但是平常基本上是用汉语来主持节目,这一点您是知道的;到了我儿子的时候,用蒙语他完全一句话都不会说,但是英语说得不错,这是四代人。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背景我格外关注母语,各个民族的母语,在我们变迁时代中的一个发展。


  中国新闻网报道:保安族语言逐渐流失 亟待保护传承

  在中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甘肃积石山县,如今的保安族年轻人中会说本族语言的越来越少,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多地倾向于用汉语交流。

  “保安族人数少,全部用保安话是不现实的。只有在节日等特定场合才会使用保安话,穿保安族服饰。”保安中学校长韩明虽然是保
安族,但“只会一点保安话”。他说,因为交流的人少了,现在一般只有家里的老人会说,平时很多保安族人都说汉语。


  新华网报道:复活还是记录--中国抢救濒危少数民族语言面临选择

  最新研究显示,在有着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传统的摩梭人中,小于20岁的年轻人要么摩梭语发音“变味”,要么就根本不会讲。因其语言没有文字,文化传承靠口耳相传,摩梭语即将成为中国正在消失的语言之一。


  中国56个民族共使用13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语言占了一半,有的更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2月份将东北地区、陕晋黄河中游地区、西南边境地区列为中国濒危语言最集中的地区。

1950年以来,东北地区赫哲语、四川西部的“倒话”、木佬语、阿昌族的仙岛语等都濒临灭绝。其中,黑龙江黑河县南部的“科
压卡拉语”语已经灭绝。


  港报:少数民族语言面临危险

  从蒙古语到满语、布依语和布朗语,中国大地回响着各族语言和方言。但13亿中国人的语音正面临大幅减少的危险。

  根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官方认可的民族有56个,其中100多种语言正面临消亡。

中国人口中汉族超过90%,且一些较大的少数民族如回族,也完全融合,只说汉语。这使得很多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语言,比如聚居在偏远的东北地区的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等的语言,处于边缘化并面临(消亡的)危险。


  新华网报道:玉溪市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正逐步消亡

  玉溪市有彝、哈尼、傣等8个少数民族,人口65万余人,占全市的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会说会写本民族语言的人已经很少了。白碧波说,玉溪市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全世界大同小异,都存在着逐步消亡的问题,比如通海的哈尼族群众已经不会写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被汉化的趋势明显;红塔区洛河乡梅冲哈尼村,四周被彝族村寨包围,哈尼族会说哈尼、汉、彝三种语言,存在被彝化的现象,民族传统、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目前,玉溪市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能说能写本民族语言的已是屈指可数。

毕摩是彝族中懂得古彝语古彝文、通晓本民族风俗礼仪的知识分子。据峨山县民宗局调查,改革开放初期,峨山县的彝族毕摩人数不
少于50人,而现在已经不足20人,有古彝文经书、会主持丧葬并能念诵、解释经书要义的已经不足10人,对占全县总数55.51%的8.35万
彝族群众来讲,彝族毕摩成了稀世之品。


  检察日报报道: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调查:有的小语种几年就消失

  近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正在使用的1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的语言约占语言总数的一半,在千人以内的有20余种。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孙宏开介绍,上述千人以内的语言基本上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即使使用人口超过一千的语言,也并不说明他们有较强的生命力。例如满族虽然有数百万人口,但满语仅仅有少数老人使用;畲族虽有数十万人口,但会使用畲语的不足一千,都是处在消亡边缘的语言。


  人民网报道:保护没有文字的濒危语言

  赫哲语的情况更严重。1982、1983年国家调查撰写的《赫哲语简志》中指出,“赫哲族人民长期同汉族人民杂居,在社会生活中都已把汉语文作为口头和书面交际工具,除特殊情况外,极少用本民族语言交际……55岁以上的人还能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55岁以下40岁以上的人只能听懂或说一些本民族的简单话语,30岁以下的人对本民族语言则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到2001年,50岁以上的人只记得一些常用单词,而50岁以下到30岁的人只记得个别日常用的单词,30岁以下的人什么也不懂了。


  路向何方: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一样重要。弱势语言的消失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严重挑战,是人类财富的重大损
失。同时,语言的消失如同一个物种的消失,对一个群体来说甚至是灾难性的。语言是该语言使用者思维模式的直接体现,语言的消失会
加剧人类思维模式的单一化倾向,会导致人类思维模式退化,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编辑:刘岩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