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歡迎使用國學論壇學社百科書閣問答等全站内容搜索

中科院院士质疑新华字典“粳”字音标错了

国学新闻| 汉学研究

2011-3-9 09:38|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643| 評論: 0|來自: 荆楚网

摘要: (记者乐毅 大学生记者汪 通讯员王怀民)“每次听到别人把粳(gěng)读成粳(jīng),我就很心痛。”昨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为了纠正学生们对粳稻的“错 ...
(记者乐毅 大学生记者汪 通讯员王怀民)“每次听到别人把粳(gěng)读成粳(jīng),我就很心痛。”昨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为了纠正学生们对粳稻的“错误”读音,曾做过多次学术演讲的张启发,昨在华中农大基因楼报告厅举行的研究生交流会上,专门给学生们上了一次“文字课”。“《新华字典》上写的是‘粳’读jīng。”张启发在纠正自己研究生的读音时,常常听到这样的回答。纠正的多了,张启发就想集中给大家上一课。20分钟的交流,他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对发音的研究方法为同学们解析了gěng发音的合理之处。“从研究的结果看,有geng、gang、jiang等四种读法是合理的。”相反,他认为jīng的读音是没有合理根据。另一方面,gěng这一读音延续了几千年,中国的农民也都读这个音。“综合来说,gěng的读音才是正确的。”张启发总结道。“地不分南北,水稻人没有读jīng者。”对于延续了几千年gěng的读音,张启发认为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水稻人不应读错。为了准备这次交流会,张启发收集了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新华字典》、《辞海》等多种资料进行论证。“绵延几千年的gěng不应逝于一代。”张启发认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粳”关乎中华科学文化的国际地位,为此他曾想过寻找一个人正式写篇研究文章,然后发动百名水稻学者联名要求更正《新华字典》里的读音。
  武汉大学文学院语言文字学教授万献初昨表示,在清代之前没有“j”这个音,“j”音是此后汉字音变的产物。之前“j”音一般读“g”音。因此才出现了“粳”读(gěng)或(jīng)的争论。据万教授介绍,《说文解字》(宋版)、《康熙字典》对汉字发音采用反切标注法(反切:用两个汉字标注一个字的读音,前一字取其声母,后一字取其韵母和音调),比如“同”,是“图”、“红”切。其中《康熙字典》集合前代多种韵书,一般一个字有四到五种反切法。因此,张院士研究出的四种读法是有可能的。
  至于哪种读法更准确,万教授认为:“一个字的读音,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等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就‘粳’来说,念(gěng)或(jīng)都有道理,但念(jīng)更合乎时代发展。”
  记者昨日电话采访出版《新华字典》的商务印书馆,对方暂未给出相关说法。 编辑:秋痕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