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這個傳統有很多層的內容,有些可能最初都存在的,有些可能是隱含的意義,被評論者發揮和強調出來的,有些似乎最初在那裡但被評論者刪除或者忽略了的,有些可能原來根本就沒有,完全是評論者添加上去的。每個評論者似乎都有讓人好奇的偏好,要讓孔子的觀點正好和他自己擁有的觀點一模一樣。但是二十世紀(受到實證主義的磨練,有神論的警惕(尤其是基督教傳教士)和本質主義的嘲笑),明顯的傳統主義者,等級的、有神論的、本質主義的儒家傳統作為實用主義者和存在主義者得到主要的漢學家充滿熱情地認可。但是在每個解釋里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孔子仍然是讓人着迷的人物,在整個亞洲(以及那些希望了解亞洲的人)不管什麼樣的評論家,都必須做出他們的估算。
這些話題在本文評論的三本大師級的著作中都有討論,這些書代表了由歷史學家率領後來被哲學家和宗教學家跟進的漢學研究最近的精彩著作大爆發。梅約翰(John Makeham)和丹尼爾・伽德納(Daniel Gardner)是歷史學家。梅約翰的里程碑式的著作【『述』者與『作』者:〖論語〗的注釋研究】是這三本中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有深刻洞察力地探討千年來的古代評論。伽德納的【朱熹讀解〖論語〗:經典、評述與古典傳統】的寶貴貢獻在於幫助我們明白朱熹這個或許是中國最偉大和最系統的哲學家和先師孔子的關係。萬白安(Bryan Van Norden)編輯的著作【孔子和論語】是試圖理解孔子的當代著名哲學家(也是評論者)的論文集,這些文章大概可以分為兩類:對孔子傳統的理解和修正派的理解。 早期的評論假設孔子經典是內在連貫一致的,合起來足夠指導所有人的生活。評論家假設在文本的明顯多樣化的表面下有單一的模式(一條線)。漢朝對於『經』(被翻譯成經典)這個詞的詞源學解釋是把文章寫在竹片上的竹片串在一起的線,形象地暗示了把意義連在一起的線索。但是經典的眾多文體抗拒單一的闡釋學。單單在【五經】中,我們就發現歷史、史前史、後歷史重構、官方文件、法律、神學、詩歌、占卜、道德說教、傳說、形而上學思考、社會批評、國家管理、宗教、風俗、迷信等。雖然明顯差異、零碎、經過了漫長的時間形成,整個寶庫被看作是全面、統一、和諧的整體,用一本書來解釋另一本書。經典被看作紮根於孔子的思想和世界的本質,如果整體上來看,它包含最重要的道德、社會、世界和歷史原則。 但是內在的一致性產生了問題。比如,考慮儒家的核心美德『仁』和非常著名地描述的『禮』之間的關係。(一般被翻譯為『禮儀』,但它的意義顯然更寬泛比我們理解的禮儀更少宗教色彩,『禮』包括普遍的禮節和宗教儀式,所以最好被翻譯成『propriety』)在【論語】中我們發現兩個顯然矛盾的對這個關係的理解:1)禮產生仁,2)禮是仁的一部分。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前者顯示仁是關於一個人的內在道德態度和感情的,而後者認為不過是外在的禮儀活動而已。存在矛盾的篇章似乎明顯支持一方的觀點,有的支持另一方的觀點。這個問題的典型解決方式是評論者的意識,他總體上信任【論語】,這個總體信任給予優先權給那些支持一個人更喜歡的觀點的文本,而相反的文本被按這樣的思路把責任推脫掉。有些融合論者試圖融合這些明顯差異的觀點在一個高度巧妙的,常常技術性的理解上。很難想象非常坦率、不投機的孔子本人會喜歡這樣的解釋。 (凱利・詹姆斯・克拉克 著 吳萬偉 譯) 來源:光明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