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子與三個磚瓦匠 三個人幹的是同樣搬磚砌牆的活,爲什麼心態會大不相同?於丹引用【論語・雍也】的解釋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就是說,爲某一崗位選人,光選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不如選既有職業技能又愛好所從事工作的人;選愛崗敬業的專業人士,又不如選愛崗敬業又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的人。 這三種類型的人同樣存在於企業中,於丹稱第一種人爲『悲觀主人者』,第二種爲『職業主義者』,第三種爲『理想主義者』。她認爲,一個追求穩健成長的企業,比較理想的人力資源結構應該是棒槌型,即職業主義者占絕大多數,悲觀主義者越少越好,理想主義者要保持一定比例。 B 完美硬弓與『疲勞戰』 在企業家群體中,不乏因疲勞過度累臥病榻的領導者。於丹認爲,這樣的敬業精神固然可敬,卻不可取。她以『完美之弓』的故事,形象地給出詮釋。 古代有一位武士,前往市場買弓。在出售弓箭的商鋪,他被一把製造精湛堪稱完美的硬弓深深吸引。 武士把玩試韌,愛不釋手,執意要買下來。商鋪主人問明武士買弓並非擺設而爲實戰,就力勸他另挑那些掛在一邊,看似松松垮垮的購買。 武士不解,熟稔弓箭性能的商鋪主人就告訴他,這把完美的弓,因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到真正要上戰場時,射出的箭恐怕已成強弩之末;相反,那些看似松垮、不起眼的弓,因養精蓄銳,一旦發力,則勢如破竹。 於丹認爲,武士垂青的那把『完美之弓』,頗似許多企業那些常年處於忙碌和『打疲勞戰』狀態的管理者。企業運營有緩有急,日常運營,管理者應學做『松松垮垮的弓』,懂得放鬆,確保知識、技能、精力和體力有充足儲備。一旦進入競爭發力階段,才能夠精力充沛,以逸待勞。
來源:長沙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