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副會長丁再獻對東夷文化和骨刻文研究情有獨鍾。從2010年底到現在,他在劉鳳君教授骨刻文發現與研究的基礎上,破譯出了200多個字,被譽為中國骨刻文字破譯第一人。今年『好客山東休閒匯』啟動之際,丁再獻又從昌樂骨刻文中破譯出了最早的『游』字,由此找到了中國旅遊文字記載的源頭。 此前有文字記載的古代旅遊,可溯至公元前10世紀的周穆王。其實,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關於旅遊活動的文字記載,這是丁再獻通過東夷骨刻文研究得出的答案。 在山東大學劉鳳君教授編著的【骨刻文發現與研究叢書・昌樂骨刻文》裡,展示了一件獸骨殘片。丁再獻發現,這應是一幅頗為生動的遊樂圖(見圖一),骨片的最下方是一個頭戴草帽,弓着腰,倒背着雙手的老翁,正在大步趕路或是悠然地遛彎。這個老翁的形象恰好與甲骨文的『老』字相似。老翁的上方像是一位大腹便便身懷六甲的婦人,正欲行又止,後面好像是他的愛子,手中高甩着一根柳枝,或是一件玩具,正朝老翁背後的方向走去。中上方偏右側有兩個少年兒童,似乎都在歡唱、蹦跳着,正朝對面方向雀躍而去。最上端是一組家庭出行圖:一位跨着步子,左手攜着一位少兒的青年女子,後面是一位躬身大步向前傾聽模樣的青年男子。可以看出,這是一家三口正在出行遊玩。這一家前行的方向與兩個少年和下邊這位老翁前行的方向相同,好像是那邊有什麼表演或是一處景觀,或是什麼熱鬧在強烈吸引着他們。從這些人物的組成看,應該是東夷平民旅遊娛樂活動最早的記錄,也是中國最早旅遊文化的體現。 丁再獻研究發現,這不僅是一幅單純的旅遊圖,最上方一組很可能是『游』字的原型。這幅圖畫中,左邊似一女性,正在手舞足蹈,中下方為一跟隨的孩子,右上方為一個跳躍的成人。二人一子,可能是一家三口,顯然,畫面的主題突出了『游』,而該件骨刻整體也正是突出了『游』,因此推定這應是一個『游』字。 甲骨文一期、二期的『游』字與此畫面構成基本相同:上面是兩個交叉的人,下面是一個子字。不過甲骨文三至五期發生了微妙變化,成為一個人或一面旗幟與子字組成『游』字(見圖二)。由此可見,不管『游』字的構成如何變化,有一個基本構件是始終不變的,這就是『子』字。難怪古人把浪跡天涯的人稱為遊子。從這組『游』字圖還可以看出,那時的『游』很可能是以家庭為主體,當時可能不一定專指旅遊,可能是指出行、遊玩或游牧一類的意思。 魯研現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