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名人故居頻現保護爭議 開發修繕折射多方困局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7-20 17:54| 發布者: 山東受學| 查看: 1574| 評論: 0|來自: 經濟參考報

摘要: 徐志摩故居遭拆遷、梁思成夫婦故居遭『維修性拆除』、章士釗故居遭『超範圍施工』……近來,歷史名人故居陷入修繕爭議之聲不斷。缺乏可行的監管機制和責任認定,正讓一些受保護建築陷入欠修繕、被破壞的境地。 ...

徐志摩故居遭拆遷、梁思成夫婦故居遭『維修性拆除』、章士釗故居遭『超範圍施工』……近來,歷史名人故居陷入修繕爭議之聲不斷。缺乏可行的監管機制和責任認定,正讓一些受保護建築陷入欠修繕、被破壞的境地。

面對眾多可能陷入爭議的歷史建築,如何保護開發才能治標又治本?專家認爲,保護歷史建築已是社會的共識,眼下更需要法律對保護責任的確認和有效監督。化解開發與修繕的『兩頭難』,已是文化保護繞不開的一道坎,成爲城市發展中考驗政府智慧的新命題。

從『維修性拆除』到『超範圍施工』

在城市大建設、大發展的過程中,一些名人故居、優秀歷史風貌建築的命運,似乎總是牽動人們的神經。

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對史家胡同51號章士釗故居的停工令,稱該拆除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勒令立即停止施工,聽候進一步處理。

此前,有多處名人故居遭遇『保護性拆除』或被不合理占用,已成爲輿論的焦點。

『保護基礎上的適度開發是合理的。如果觀念上沒有將歷史建築視爲社會資源,就可能出現破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教授表示,由於流轉中的各類原因,一些受保護建築至今有居住、租用的現象。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已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共766722處,其中屬新發現的達69.91%。已登記不可移動文物中,保存狀況較差的 占17 .77%, 保 存 狀 況差的占8 .43%。如果沒有完善、有效的監管措施,這些社會的文化財富將失去安全屏障。

名人故居爲何修繕難

2007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由所有人負責修繕、保養;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有損毀危險,所有人不具備修繕能力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給予幫助;具備修繕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繕義務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給予搶救修繕,所需費用由所有人負擔。

有專家表示,對名人故居中已列爲文物的建築,雖然法律已明確了修繕責任,但現實的資金來源仍非常受限。

上海市政協常務委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長沈祖煒認爲,保護不可移動文物涉及購入、修繕、維護,乃至周邊規劃開發。長期看僅靠個人經濟實力,很難盡到對文物的保護責任。『政府部門有難處,使用開發也有難處,歸根到底是不易明確誰來出資、誰來修繕、誰來使用。』

未列爲文物的受保護建築也需要及時修繕,但專業的勘測設計和施工隊伍費用不菲。國內某大城市的一項調查曾顯示,該市眾多的優秀歷史建築中,僅有約50處表示能自行解決保護修繕經費,面積僅占保護建築的16.51%。

此外,一些受保護建築的管理權較爲分散,導致文物保護部門不易監測建築現狀。專家表示,對這些建築的維護監管、受讓補償還缺乏統一的標準。

『及時修繕在現實中有不少難題,一是文保部門在經費上有一定的缺口,二是民間參與保護的意識和動力不足』,阮儀三認爲,一些使用者對建築本身缺乏感情,只有使用的需求,或存在現實的難處,迫切需要完善配套政策。

一位上海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保護建築修繕保留的一大難題在於,由於歷史原因,不少名人故居、風貌保護建築實際上都住了很多居民,修繕難度很大,遭遇到各種出資難題。

多管齊下完善建築分類保護

解決歷史建築的保護難題,應完善分類保護的政策,提高社會參與意識和動力。

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教授認爲,完善文物保護責任的法律認定已勢在必行。對於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如果使用者無力修繕,應交給國家管理。不願修繕造成損失的,國家應收回後進行搶救保護。

阮儀三表示,國內已有一些保護連片建築的案例。以上海黃浦區的思南公館爲例,開發歷史建築應先確認保護範圍,之後改善使用混亂現象,修復原貌並適度開發。『這些歷史建築應在保護基礎上嘗試合理利用。』

據了解,一些國家民間力量在建築保護投入的份額達一半以上,拓展了保護資金來源。

近年來,北京、上海和蘇州等城市相繼出台相關政策。北京市【關於大力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的意見】提出,『十二五』期末,具備利用條件的文物保護單位基本完成修繕騰退。【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明確提出,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資金應多渠道籌集。如建築所有人承擔修繕費用確有困難,可申請從專項資金中適當補助。

國外在名人故居保護上採取的措施也值得借鑑。在英國,『藍牌委員會』專門負責了名人故居的審核,只有通過審核條件才能授予藍牌。英國政府規定,凡是被掛上了藍牌的建築,一律屬於國家保護的文物,不得隨便拆除或改建。現居的屋主可以隨意居住,但不能改變外形。同時屋主有定期修繕,保持故居整潔完好的責任。1998年底,中國著名作家老舍位於英國倫敦的故居便被授予了『藍牌』保護了起來。

我國的歷史建築資源非常豐富,新發現、新登記的文物不斷增加,其中不乏亟須修繕的珍品。專家建議,應分類明確歷史建築保護責任,基層政府要及時摸清現狀,將有價值的建築納入文物保護體系,同時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工作,優先拯救瀕臨滅失的建築文物。


來源:經濟參考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