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试论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缺失(6)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1-8-23 08:48| 发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492| 评论: 0|来自: 国学文化

摘要: 注释: 当然,“古史辨派”并未完全否认“伪书”的史料价值,他们并且对此曾有多次申述。所以“古史辨派”的“疑古”并非“蔑古”。因该问题不在本文范围内,只能另文探讨了。 王元化便说:“以怀疑精神探究 ...

注释:

[31] 当然,“古史辨派”并未完全否认“伪书”的史料价值,他们并且对此曾有多次申述。所以“古史辨派”的“疑古”并非“蔑古”。因该问题不在本文范围内,只能另文探讨了。

[32] 王元化便说:“以怀疑精神探究古史本无可非议,但以辨伪规范古史,则未免过于简单。”《谈考辨古史》,《清园夜读》(增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

[33] 梁园东:《古史辨的史学方法商榷》(1930年10月15日),《东方杂志》第27卷第22号,1930年11月25日。王森也说:“这个运动最大的盲点之一是把书的真伪和书中所记载史事的真伪完全等同起来,认为伪书中便不可能有真史料。”《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7年版,第295-296页。

[34]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5]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1页。

[36]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第26页。

[37]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修订本),第8页。

[38] “古史辨派”的反思,或许还受到时局的触动。有论者认为:“当时人所迫切需要的,是如何从历史中寻求中华民族生存的力量与精神,而不是斤斤计较于中国历史的长短,或某些史书的真伪。于是,自‘古史辨’以来所掀起的历史研究法的热潮,逐渐冷了下来。”王晴佳:《中国史学的科学化――专科化与跨学科》,罗志田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60页。

[39] 顾颉刚:《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吕思勉、童书业编《古史辨》第7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第4页。

[40] 此据童书业的评述,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自序二》(1940年8月30日),《古史辨》第7册上编,第2-3页。

[41] 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自序二》,《古史辨》第7册上编,第5-6页。

[42] 崔述:《无闻集》卷三《<曹氏家谱>序》,顾颉刚编《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07页。

[43] 杨宽便认为层累说“颇多疏略;亦且传说之演变不如是之简单”(《中国上古史导论》,1938年1月,《古史辨》第7册上编,第104页)。顾颉刚也自承:“论断或落于主观,以致有武断及深文周纳之处,又如引用材料或有错误,以致所作的记载有不合事实之处”,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自序一》(1930年1月3日),《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页。

[44] 详参刘家和、廖学盛主编《世界古代文明史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7页。

[45] 张荫麟:《评近人顾颉刚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顾颉刚编《古史辨》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第271―273页。张荫麟后来还曾申明:“吾人非谓古不可疑,就研究之历程而言,一切学问皆当以疑始,更何有于古;然若不广求证据而擅下断案,立一臆说,凡不与吾说合者则皆伪之,此与旧日策论家之好作翻案文章,其何以异?而今日之言疑古者大率类此。”《评顾颉刚<秦汉统一的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的想像>》,《古史辨》第2册,第15-16页。

[46] 绍来:《整理古史应注意之条件――质顾颉刚的<古史辨>》(1928年11月28日),《古史辨》第2册,第419页。

[47] 梁园东:《古史辨的史学方法商榷(续)》(1930年10月15日),《东方杂志》第27卷第24号,1930年12月25日。

[48]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第23页。

[49] 周祖谟:《怀念一代宗师援庵先生》,《纪念陈垣校长诞生110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页。

[50] 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张洁、杨燕丽选编《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51] 胡适:《评论近人考据<老子>年代的方法》,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67页。

[52] 梁启超就曾经批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说:“胡先生的偏处,在疑古太过;疑古原不失为治学的一种方法,但太过也很生出毛病。”梁启超:《评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7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6页。

[53] 赵润海:《胡适与<老子>的时代问题》,转引自章清:《胡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54]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2、229页。

[55] 柳存仁:《纪念钱玄同先生》(1940年10月),《古史辨》第7册上编,第3页。

[5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室编《胡适的日记》下册,1922年8月28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0页。


来源:国学文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