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試論民國時期『整理國故運動』的缺失(4)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8-23 08:48| 發布者: 偷月| 查看: 1630| 評論: 0|來自: 國學文化

摘要: 張蔭麟此論一出,很快獲得了不少響應。1928年,天津【益世報・學術周刊】登載了一篇署名『紹來』、題為【整理古史應注意之條件――質顧頡剛的 】的文章。作者在該文中嚴厲批評顧頡剛『專就【詩】【書】求證,已不免 ...

張蔭麟此論一出,很快獲得了不少響應。1928年,天津【益世報・學術周刊】登載了一篇署名『紹來』、題為【整理古史應注意之條件――質顧頡剛的<古史辨>】的文章。作者在該文中嚴厲批評顧頡剛『專就【詩】【書】求證,已不免偏狹』,『此種毛病,在消極的否定的方面,尤其顯著;因為假如說,凡【詩經】上不見的便不是戰國以前的事,須具兩個條件:(一)【詩經】是戰國以前唯一的書籍,(二)【詩經】記載一切――至少是大半――古代史實。但是【詩經】不是戰國以前唯一的書籍,也不能記載所有戰國以前的史實呀!……因為戰國以前的書決不止【詩經】、【尚書】(【堯典】【皋陶謨】在外),不能因此便推定堯舜是後人假造的呀!』[46]

1930年,梁園東也在【東方雜誌】上發表了【古史辨的史學方法商榷】一文。在此文中,他同樣也針對『古史辨派』的『默證法』強調:『絕不應只因為他所說的某時歷史,不見於某時記載,就都認為是他的假造,是騙人的,這個「辨偽的方法」,就離開歷史的研究十萬八千里了!』[47]

此後,徐旭生撰寫【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時,也指出『古史辨派』研究方法的偏頗,『主要的就是太無限度地使用默證。這種方法就是因某書或今存某時代之書無某事之稱述,遂斷定某時代無此觀念。……極端疑古學派的工作人對於載籍湮滅極多的時代,卻廣泛地使用默證,結果如何,可以預料』。[48]

與此同時,『史學二陳』也分別對『默證法』提出了批評。據周祖謨回顧,陳垣常對學生宣講,判斷要審慎,如研究討論一事,在證據不足時,決不可妄下斷語,要把『未見』與『未有』分別清楚,不能將『未見』誤為『未有』。[49]而據羅香林回憶,陳寅恪也曾對他說:『凡前人對歷史發展所流傳下來的記載或追述,我們如果要證明它為「有」,則比較容易;因為只要能夠發現一二種別的記錄以作旁證,就可以證明它為「有」了。如果要證明它為「無」,則委實不易,千萬要小心從事。因為如你只查了一二種有關的文籍而不見其「有」,那是還不能說定的;因為資料是很難齊全的,現有的文籍雖全查過了,安知尚有地下未發現或將發現的資料仍可證明其非「無」呢?』[50]

總之,『古史辨派』的辨偽,無論是在範圍和內容,還是理論與方法上,都帶有很大的偏頗。同時也正因此,一度相當興盛的疑古思潮開始逐漸消退。胡適在1933年便說:『懷疑的態度是值得提倡的,但在證據不充分時肯展緩判斷(Suspension of judgement)的氣度是更值得提倡的。』[51]次年,他更是通過撰寫【說儒】一文,對舊作【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中的一些具體觀點,做了較大修正。[52]對此,有論者即指出:【說儒】的出現是民國以來疑古風潮的一個大轉變,『不但是胡適自己宣告脫離這股疑古的風潮,也是為整個疑古風潮的終止做了預先的宣告』。[53]

至於作為『古史辨派』靈魂人物的顧頡剛與錢玄同,他們二人在此期間的觀點也有較大的轉變。錢穆就觀察到:顧頡剛在抗戰時期主持齊魯大學時,『實有另闢蹊徑,重起壚灶之用心』;他還曾回憶:『聞錢玄同臨亡,在病床亦有治學迷途之嘆雲。』[54]柳存仁在1940年10月所撰的【紀念錢玄同先生】一文中,更是針對『古史辨派』這種轉變,系統總結說:『自從錢先生和其他的「辨偽」的學者們的努力提倡研究古史以來,十餘年間,古史的研究,因着參加者的進行方法和實際工作的不同,已經轉變過好幾次了,轉變的途徑是很自然的,就是,我們最初都是疑古的,由疑古進而釋古,又由釋古進而考古。』[55]顯然,這一反思在某種意義上恰恰意味着『走出疑古時代』的開端。

綜上所述,由於考據史學的局限,以及疑古思潮的偏頗,『整理國故運動』在建立中國現代學術新範式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嚴重的缺失。1922年8月28日,胡適曾在日記中感慨說:『現今的中國學術界真凋敝零落極了。舊式學者只剩王國維、羅振玉、葉德輝、章炳麟四人;其次則半新半舊的過渡學者,也只有梁啓超和我們幾個人。』[56]此處所謂『半新半舊』,說明胡適對『整理國故運動』的缺陷及其在中國現代學術轉型中承擔的過渡角色,有着十分清醒的認識。而這其中所反映出來的諸多問題,無疑更是值得我們今天加以深刻的思考和總結。(作者:盧毅)


來源:國學文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