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肖波:青少年孝德教育不可缺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7-31 09:21| 發布者: 夏知| 查看: 1757| 評論: 0|原作者: 肖波(孝感學院)|來自: 光明日報

摘要: 當今社會面臨多元文化的衝擊,加強青少年道德建設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背景因素值得考慮:其一,在全球性的社會轉型中,道德教育的實施變得困難。其二,片面的社會發展觀使整個社會『道德衰退』。其三,轉型期青少年道德 ...

當今社會面臨多元文化的衝擊,加強青少年道德建設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背景因素值得考慮:其一,在全球性的社會轉型中,道德教育的實施變得困難。其二,片面的社會發展觀使整個社會『道德衰退』。其三,轉型期青少年道德建設要探索有效切入點和新載體。

在這種背景之下,首屆中華孝文化徵文活動組委會於2010820930組織開展了『中華孝文化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大樣本問卷調查,發出問卷57萬份,回收問卷31萬份,以湖北省孝感市大、中、小學生孝德現狀為例,從中國傳統孝文化的角度挖掘豐富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素材。

青少年孝德現狀不容樂觀

根據本次大樣本的問卷調查結果,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現狀的總體評價可以概括為以下5個方面:

當前青少年了解孝文化的渠道呈現多元化特徵。17.4%被訪者認為家庭是主要的了解孝文化的途徑。

當前青少年對孝文化的原本含義、延伸含義的了解不盡一致。只有41.5%的被訪者非常同意『孝德基本含義是善事父母』,只有34.4%的被訪者非常同意『健康成長、成才是對父母盡孝』,只有51.7%的被訪者非常同意『熱愛祖國,報效國家是對國家盡孝』。

當前青少年對如何行孝的認知存在明顯的差異。分別有18.1%的被訪者一般同意『會像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樣尊重他人的父母』,30.8%的比較同意,40.4%的非常同意;只有38.8%的被訪者非常同意『你很樂意給父母洗腳端茶』,28.9%的比較同意,兩者相加只有67.7%的人。

當前青少年與父母、與家庭的代際關係值得重視。只有24.8%的被訪者非常了解自己父母的健康狀況,22.2%的被訪者願意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狀況。

當前青少年孝親意識較為濃厚,但敬養行為在弱化。他們對待孝的社會態度及價值取捨總體上是積極的,但他們思考問題多以自己為重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較少會主動的了解關心他人。在訪談中多數人並不理解或者不願意去理解父母,去從行動上孝順父母,甚至做出讓父母傷心的舉動,還有個別子女因未能滿足個人要求而傷害父母.

以孝德教育培養良好性格

通過對大樣本問卷的初步分析不難發現,青少年的孝德認知與孝德行為之間存在偏差,知行脫節,青少年價值主體由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轉移,青少年孝德價值取向重現實、重效益,呈現功利化、實用化傾向。訪談還發現一個普遍尊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一部分青少年道德認知上認可主流價值觀倡導的行為規範,包括優秀的孝德規範,但不願意付諸行動,表現為『四個不一樣』,即在課堂與在課外不一樣,在人前與在人後不一樣,在校內與在校外不一樣,在家裡與在家外不一樣。可能在學校是受老師喜歡、同學愛戴的好學生,在家裡是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但一旦離開特定場合和特定環境,就會變成另外一副面孔,呈現出自私、霸道、虛偽、懶惰等不良品德甚至犯罪。

『百善孝為先』。孝德是中華傳統道德的基石,是最能喚醒人良知的『旋律』,是打開人心靈的『金鑰匙』。挖掘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積澱的孝文化的精華,搭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載體,以孝文化教育為切入口,用青少年樂於接受的形式陶冶情操,規範行為,無疑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益之舉。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