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樂道。樂道和樂心,就是要塑造真善美和合境界,這是樂道精神所追求的終極境界。
第三、和合精神。和合是儒學對人的生存、意義及可能世界的思考活動,它是儒學所普遍認同的理念,並縱貫儒學演變的全過程,儘管先秦以後有斷裂,但現仍有傳承,它橫攝社會倫理道德、心理結構、價值觀念,行爲方式、思維方式、審美情感等。儒學和合精神是其價值理想,既是宇宙精神,又是道德精神,是天道與人道、即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人與社會、人與人、人的心靈衝突融合而和合的精神。和合是天地萬物存有的根據或原因;是存有的方式;是動態的、開放的過程;是心情寧靜安詳,心緒和平恬淡,心靈充實愉悅的境界。其目的是達到人和而天和,人樂而天樂的天人和樂的和合境界。 第四、人本精神。西方人本學的本義是指研究人類起源和人種演化的科學。費爾巴哈把自己哲學稱爲『人本學』,是指以自然感性的人爲基礎和中心的哲學。中國古代人本是指以人爲根本,肯定人在自然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並以此爲中心,解釋一切問題;在解釋一切問題中體現的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便構成一種人本精神。較早提出『人本』概念的是管子。管子所講的人本,就是把人當作人看,尊重人格,尊重人的自我意志,滿足人的需要,可稱爲人本位主義。孔子的人本精神不僅在把人當作人看,尊重人格,而且重如何做人,怎樣做人,關懷人的內在道德修養。孔子仁學充分體現了人本精神。他所說的人,是具有人格的人,而不是其他外在要素的附屬品或派生者。因爲孔子仁學的核心是講人,所以仁學也可稱爲人學或人本學。仁之所以說是人的內在超越,首先,在於仁與人在內涵上有互相貫通、圓融之處。如『泛愛眾,而親仁』是講博愛大眾,親近有道德的仁人。其次,人應該是有仁德的人,無仁德就不是人。仁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爲規範或道德標準。再次,愛人雖意味著由主體而及於客體,但要求由主體自我做起,樹立主體性人格。從內聖仁的自我修養,到家庭仁的實踐,再到外王仁行天下,貫穿著愛人而人人互愛的人道(仁道)精神,這是人本精神的血脈和生命。若無仁道精神,人本精神不僅不能實現,而且也不可能實現。戰國時,戰爭頻繁,人民苦難。睿智的思想家大都超越國家的局限,從天下人的視角來思考戰爭問題,墨子提出『兼相愛』的主張。孟子的仁,是人的哲學升華,是人本精神顯現,也是人的本質的體現。仁的本質就是人,無人就無所謂仁;人又蘊含著仁,無仁,人體、人的本質便無以表現。『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於是孔孟從仁中發現了人及人的本質,從仁學中建立了人學。只有當人超越了自然人、本能人,人的本質才被發現,人本精神才得以體現。荀子繼承孔子的『仁者愛人』,而又發現孟子『親親仁也』的思想,又接受了墨子的『兼受』思想。他把愛分爲愛人和愛民兩個層次:從愛人來說,是仁者之事,施予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愛,以及不同敬。愛人是有限定的、非普遍的愛。二從愛民來說,是政治價值的選擇,而非道德價值的選擇; 是以普天下所有的人爲施愛的對象,而非以親者、賢者、貴者爲先爲厚的施愛對象。儒墨都強調泛愛眾的人類之愛的人本精神,當儒學在強調『仁』要從自我做起的時候,就確認了個體主體的獨立人格和尊嚴,這標誌著個體主體的自覺。個體主體的提升爲類主體,並從人性的普遍性說明人的類存在。儒學對個體主體和類主體的地位、作用、價值的獨立性、尊嚴性的肯定,即是人本精神的確立。 第五,篤行精神。它凸顯了儒學入世品格和剛健精神,是儒學積極投身現實社會,奮發進取,自強不息,追求自己理想價值實現的精神。儒學認爲,憂患精神的化解,樂道精神的實現,和合精神的追求,人本精神的弘揚,都有賴於篤行精神的支撐和踐行。儒學以其入世品格和剛健精神,激發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和憂患意識;提升了處貧賤而樂於求道的樂感精神;探索了『和實生物』和化解人與自然、社會、人際衝突融合的和合精神,培育了仁者愛人,民貴君輕,水(人民)能載覆舟的人道(人本)精神。在憂患、樂道、和合、人本四精神中,都蘊涵著篤行精神的意蘊。孔子既重視認知主體和知識的來源問題的探討,又強調行的價值,講求學與行、言與行的一致、融合。孔子主張聽言觀行,重視對行爲的考察,『君子不以言舉人』,選拔人才不能只聽言,否則能說會道者,阿諛奉承者會被選拔上來,而埋頭苦幹者,能幹實幹者就會被冷落。孔子看到了言與行、知與行的衝突,主張轉知爲行,知行統一的篤行精神。 來源:中國儒學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