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湖北省襄陽市小北門廣場將設立『射鵰情侶』雕像,預計8月底落成。郭靖、黃蓉雕像總耗資100萬元,以【射鵰英雄傳】中『襄陽大戰』爲原型,力圖展現文化魅力。建成之後,該雕像將成爲襄陽的又一文化名片。
大凡和名人雕像、歷史古蹟有關的城市建築,總會有人給它披上『文化名片』的外衣;不管是虛擬雕像,還是仿古建築,它們的存在,似乎總是爲了展現文化魅力。 『射鵰情侶』本是武俠小說中的一對虛擬人物,然而,經過襄陽市的這一系列包裝,其形象立馬變得『高大』起來,其承載的責任也變得『宏偉』起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無非是換了一個虛擬的炒作噱頭罷了。 作爲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其實並不缺乏展現其城市魅力的文化名片。不管是源遠流長的三國文化,還是家喻戶曉的本地習俗,如果挖掘好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讓這座城市獨具魅力。然而,襄陽市卻反其道而行之,在城市雕塑上貪多求大,欲通過雕塑的數量來撐起城市的底蘊,實乃一大憾事。 在喧囂浮躁的逼仄現實下,經濟的發展往往借著文化的『餘光』,然而,眼球經濟的搏出位,使得仿古建築、名人雕塑成了量化城市文化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快餐思維影響下,有些城市不遺餘力地力圖以最快的速度建設一個所謂的『最具文化底蘊』的城市,然而,羅馬並非一日建成,這種文化『大躍進』的舉措,不但剝離了城市文化的內涵與外延,也使得文化在經濟的泥淖中漸行漸遠。 你越想表現的,就越是你所缺少的。如果說建幾座雕塑、修幾間仿古建築,就能代表城市的名片,那麼,中國的城市恐怕又要出現新一輪的雕像奇觀。 事實上,城市文化魅力的構建不在於雕像的多少,而在於是否具有自由寬鬆的人文環境、內在超越的精神理念、獨具個性的發展靈魂。這種借發展文化的外衣盲目搞旅遊經濟的行爲,註定會在歷史上被恥笑,其爛俗的發展格調不過是一場文化秀,一場以功利目的爲動力的娛樂狂歡,它註定支撐不起城市的文化內涵。(張 劍)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