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華優秀傳統與廉政文化(2)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7-26 08:47|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500| 評論: 0|來自: 光明網理論

摘要: 王陽明是將孔子思想作發揚光大的中國明代思想家,留給後人一本重要著作【傳習錄】。王陽明一生主張『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他說,人都有良知,這種良知與生俱來,愈是到了後來,被私慾蒙蔽,人心也就一天天壞下 ...
王陽明是將孔子思想作發揚光大的中國明代思想家,留給後人一本重要著作【傳習錄】。王陽明一生主張『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他說,人都有良知,這種良知與生俱來,愈是到了後來,被私慾蒙蔽,人心也就一天天壞下去。他主張在生活中,對後天所染的心靈垃圾作不斷的清除,通過知行合一的工夫至於『致良知』的境界――良知的恢復與重光。『至良知』是崇高的心境,高遠的志向,同時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立志的思想里程。 


    王陽明說:立志就要『收放心』。一個人總要清心寡欲,持志不動,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狀態。然而很多時候,人心是浮蕩與浮躁的,受聲色犬馬的誘惑,東追西逐,不知所至。人心不再是美好的『良知』,而變成發狂的『牲口』,放逐於名疆利場。所以,王陽明說:雞鴨放出去了還要收回來,更何況是自己的心!王陽明的思想對今天還是有用,因為我們的一部分官員的良知真的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就像放出去的雞鴨牛羊,收回來難,也不想收回來。 


    【論語・學而】載:『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說一個人要養成『吾曰三省吾身』的習慣,日日反思行為,檢點作風,及時發現不足與錯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總之,在立志這個問題上要討論的問題很多。什麼是志?怎樣立志?要回答這些問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是一個可貴的資源寶庫。這個寶庫不用,那就是『資源浪費』了。 


    二、畏的哲學 


    行廉政,拒腐敗,心中應該有個『畏』字。下面我們來說『畏』的哲學。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反覆提到的一個問題。我們本來受到的教育是『天不怕,地不怕』、『無所畏懼』、『人有多膽地有多少產』。總的說來是無畏。然而,我們生活在這個世上真可以『無所畏懼』嗎?也不是。 


    從宗教學的意義上說,世界上有三個宗教區,這就是基督教區、佛教區與伊斯蘭教區。立一個宗教,就是立一個可以值得畏懼的東西,叫你去怕,用這個來維繫社會與人心的秩序。因此,西方人怕上帝,怕死了以後入地獄。信佛教的人就怕如來佛,怕一個生死報應。伊斯蘭教不像其他兩個教有偶像崇拜,廟宇中不設偶像,就是告訴你安拉無處不在,有個看不到的眼睛,看不到的手在主宰你的命運,讓你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怕字。共產黨人不信神,革命時代講『無法無天』,說的是大無畏的精神。這是當時歷史條件所規定的。然而,馬上得天下,馬下治天下,當我們的黨已經成為一個執政黨的時候,就要在心中立個怕字,有個『天』字,這個天不是神,不是佛,不是安拉,是『民』! 


    陳毅有一首詩,大家都知道。這首詩有以下的句子:『手莫伸,汝言懼捉手不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汝言懼捉手不伸,人民咫尺手自縮。』其實這裡就說到了一個怕字,一個畏字。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但不敢伸手,怕的是『黨與人民在監督』,怕的是『萬目睽睽難逃脫』。 


    鄧小平在【共產黨員要接受監督】一文中說過: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幹部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無所顧忌。小平的話是很有深刻的含義的,其中包含着深刻的辯證法。這就是共產黨一方面要不怕,一方面要有一個怕字放在心頭。說不怕是因為我們正處在改革的時代,許多事情我們是頭一回遇到,這就需要無所畏懼的精神,大膽實踐,勇往直前。說一個怕字,是自我修養而言,凡是遇到個人利益得失的時候,就要三思而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時刻記住,一失足將釀成千古之恨。根本的區別還是為公還是為私。為一個公字,要敢字在前,為一個私字要慎字當頭。有了這樣的自覺,就可以建立起來廉潔的黨風,就使我們的幹部走在河邊不濕鞋。孔子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矩,在今天來說,就是黨紀國法,就是規範我們行動的規矩。有了這個規矩,對其有敬畏之心,時刻想到『不越矩』,得到的將是更大的精神自由。[vi] 
來源:光明網理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