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隆福寺商业街改造启动 能否吹响老字号"集结号"(2)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8-3 23:44| 发布者: 对酒当歌| 查看: 1859| 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转型不明致使街区没落 袁家方认为,北京商业区分布有“中轴突出”的特点。从中轴线上看,北京的商业街区,从北到南,有鼓楼、前门,后来,有了天桥,今天又有沙子口、木樨园。这条轴线上最突出的是鼓楼大街和前 ...

转型不明致使街区没落

袁家方认为,北京商业区分布有“中轴突出”的特点。从中轴线上看,北京的商业街区,从北到南,有鼓楼、前门,后来,有了天桥,今天又有沙子口、木樨园。这条轴线上最突出的是鼓楼大街和前门大栅栏。除了“中轴突出”,北京的商业街市在布局上还有一个“对称中轴”的特点。这表现在东、西两大市上。尽管隆福寺在东四牌楼附近,护国寺在西四牌楼北两公里左右的位置,二者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在北京还是习惯称它们为“东西两庙市”,是以中轴线为其基准。

所以,隆福寺商业街在文化和地理位置上都具有商业潜力,之所以成为如今的样子,不得不提到1993年的大火。作为北京市传统的商业街,隆福寺自那一年一场大火后逐渐没落,尽管2000年重新改造定位为小吃与服装经营,后来主要的商业项目又由隆福大厦几经改装变成了数码广场,但都因效果不理想,最后经营惨淡被迫闭门谢客。

在业界看来,隆福寺商业街从辉煌到没落,原因有很多。不过,几乎大部分专家都会达成一致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大火之后隆福大厦的经营,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在都脱离了这个街区之前“庙市合一”的氛围,也就是抛弃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在很多商业从业者看来,隆福大厦重张后,这条传统的商业街就丢掉了其特有的品质,同时又在商业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融合不够到位,在民族和现代的融合方面也做得不好。可以说,隆福寺商业街在这段期间,一直游走在传统和现代、高端和大众的定位之间,消费者无法感觉这里清晰的市场定位,所以不得不与隆福寺商业街“渐行渐远”。

隆福寺商业街的未来

“成功改造隆福寺商业街不仅有助于盘活该地区大量闲置的商业资源,而且可以给诞生于隆福寺的白魁老号、隆福寺小吃店乃至东城特色的浦五房、全素斋等承载中国商业文明的老字号企业以展示的平台,促进北京老字号企业的提升和发展,拉动城市经济。”东城区相关负责人对于隆福寺商业街的改造曾如此表示。据了解,在隆福寺商业街重组过程中,隆福“食文化”很可能会成为这里未来的亮点商业形式。

未来隆福寺也将支持和鼓励入驻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不仅经营商品,更营造文化体验氛围,如绝活绝技绝艺表演、用声光电手段展示商业文化、前店后厂体验、顾客动手参与等,形成商业经营特色。”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

九门小吃的经验依旧历历在目。对此洪涛表示,把隆福寺商业街改造成一个老字号聚集地,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运营和管理。比如老字号在进驻的同时可享受补贴或者优惠,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老字号。同时,仅仅让老字号进驻仍是不够的,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老字号的规划,提倡这些传统的老字号每天轮流开展活动,吸引顾客,使消费流不断。

不过,对于老字号之外,隆福寺同样也需要其他配套设施,有专家认为,除了老字号外,购物、娱乐和休闲等各种业态在重建中也应有所体现,因为整条商业街的改造自然应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在隆福寺吃完小吃,在周边继续游玩必不可少。所以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应配备齐全,小到街边座位、洗手间数量这种细节都应考虑清楚。(姜子谦 赵楠 北京商报)


来源:中国新闻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