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我們都可以遇到眾多偉大的心靈,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並改變了這個世界。 限於個人專業的緣故,我這裡主要討論中國的哲人們。看看他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和我們的生命以及生活,曾經並且還在給我們帶來些什麼東西。 所謂『中國式』是因為我的討論主要立足於中國的傳統,但這並不意味着它不可以被其他傳統的人們所分享。事實上,生命和生活是相通的,這也就意味着心靈可以超越民族或國家的界限。『心靈』和我的專業有關。關於哲學的不同定義和描述已經成為哲學本身的一部分,我並不試圖給出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答案――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最簡單和直接的意義上,哲學就是一門關於心靈的學問。從前使用的漢字中,曾經有一個上折下心的字眼,是『哲』的本字,似乎更適合用來表現哲學的本性。至於四季,即春夏秋冬,對於生活在溫帶地區的人們來說,是每年都在經歷的東西。它是世界的節奏,也是生活的節奏。每個季節因為其不同的特點而被人們關注着,並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典型的說法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宋朝無門和尚的一首四季詩是非常著名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風花雪月作為四季的象徵,在心無掛礙的前提之下,便成為人間最美好的景色。在今天的演講中,我想以四季作為道具,來呈現古代中國哲學中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這四種和而不同的心靈。 心靈之春:儒家 生活在一個四季分明的所在,春天給人們最大的感覺是溫暖和生機。『春雨過春城,春城春草生。春閨動春思,春樹鳴春鶯』,大地復甦,萬物萌動,【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在春天有最好的體現,足以喚起人們內心的感動。宋儒周敦頤『綠滿窗前草不除』,以為『與自家意思一般』,且可觀天地生物氣象。程顥【春日偶成】:『雲淡風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予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在對天地生物之仁的體會中,內心之樂便是自然之事。 從整個的精神氣質來說,儒家無疑是屬於春天的。這個學派充滿着溫度,無論是其經典,還是儒者的生命。前人曾經有『【論語】氣溫』的說法,而描述孔子氣象的一個重要字眼便是『溫』,譬如『溫良恭儉讓』,『溫文爾雅』,或者『即之也溫』。追究起來,經典和生命的溫度都來自於共同的地方,這就是作為其思想核心的仁。【呂氏春秋・不二篇】試圖用『仁』這個字來概括孔子的思想,所謂『孔子貴仁』,我想是很恰當的。如果用另外一個字來解釋仁,那一定是『愛』。仁者愛人,這是孔子在回答弟子之問的時候給出的非常著名的說法。在這個意義上,儒家的哲學可以稱之為『愛的哲學』。從充滿着愛的生命一直到愛的關係、秩序和政治,直至整個世界。 什麼是愛?或者說,儒家會如何理解愛?我想從三個方面嘗試着進行描述。首先,為了給愛找到最確定的基礎,它被看作是根於性和心者。郭店楚墓竹簡中有『愛生於性』之說,經由此規定,愛就是某種天賦及內在於人之物。我們甚至可以說,愛是人之所以為人者。在這種理解之下,愛就是人的本質。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孟子才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其次,愛指向的是他人和外部世界,是人面對他人和世界時採取的一種根本態度。換句話說,愛不是指向自己的,不是自私的愛,更不是自戀,這正是『仁者愛人』說法的意義所在。儒家把人理解為『能群』的存在,因此並不認同以隱士為代表的離群索居的生活方式。這就使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成為必然。在處理這個關係之前,如何理解他人是異常重要的。其實在『從人從二』的『仁』字之中,就包含着重要的答案。不僅我是人,我之外的他人也是人。無論這些他人被如何命名,或者被賦予了什麼樣的身份,他們都是人。這種理解就是仁,就是愛。也只有按照這種理解行事,才是『愛人』。因此,愛就必然地包含着對他人和世界的責任、使命和擔當。 第三,愛是一種一體的感覺和狀態。在愛中,自己和他人以及世界成為一個整體。此意義上,『仁』字的構造實際上充滿着兩人一體的意味,如父子一體、君臣一體、夫婦一體。由此兩人一體一直擴充出去,則是萬物一體。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說的便是此擴充的過程。在儒家傳統中,把萬物一體說的最透徹和親切者,當推張載和王陽明。張載的【西銘】視天地為一大家庭,人類和萬物都是此家庭的一分子。所謂『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王陽明則更多地從人心之角度論述萬物一體,見孺子之入井會怵惕惻隱,見鳥獸之哀鳴觳觫會心生不忍,見草木之摧折會憫恤,見瓦石之毀壞會顧惜,通過沒有遮蔽的本心,自己與他人、鳥獸、草木、瓦石的一體性得到了『感同身受』般的呈現。這就是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大人。當然,一體並不意味着同樣地對待這個世界的每一部分,無論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還是怵惕惻隱、哀鳴觳觫、憐憫與顧惜之間的區分,都包含着愛內部的差別。這被稱為愛有差等,或者理一分殊。 在儒家對於愛的這種理解之下,儒者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就變得非常清晰而明確。愛讓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整體,因此個體生活的意義就在於它和這個整體之間的關係。在孔子『鳥獸吾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的態度之下,對於他人和世界的承擔就成為當然。孔子自述其志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能夠不同程度地安頓他人者便是君子、聖人或者聖王。由此,我們才能理解孔子周遊列國的奔波,子見南子的無奈,『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以及授徒講學的快樂。 為了讓愛落實到這個世界,除了執著的努力之外,方法的探討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該如何去愛他人,去承擔對於他人和世界的責任?看起來儒家給出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和將心比心。一以貫之的夫子之道據曾子說就是忠和恕,所謂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難發現,上述三句話中的第一個字都是己,最後一個字都是人,推己及人的結構在這裡體現的非常清晰。從文字結構上來看,『忠』和『恕』與心的關係非常清楚,構成『恕』字的如和心正是將心比心之意。根據儒家的看法,我們通過自己去理解他人和世界,並在此理解之上實現推己及人的愛。這種方法的合理性必須基於如下的前提:人和人之間有互相理解的基礎和能力。為了滿足這個前提,儒家一直堅持普遍人性的信念,這在『四海之內,其性一也』,或者『東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南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西海北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其理同』的說法中都可以發現。人性和心靈的相通使得互相理解成為可能,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樂、他人的需要,因此也就可以恰當地去愛他人和這個世界。 來源:光明日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