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當代鈞瓷引藏家關注 歷史性飛躍還是陌路狂歡?(2)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8-6 17:08|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500|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反方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鈞瓷志】、【中國鈞窯考】主編苗錫錦: 『染』出來的『窯變』經不起歷史考驗 我不否認,當代鈞瓷當中的少數精品,已經超越了宋鈞瓷的水準。但總體而言,當代鈞瓷和宋鈞瓷 ...

反方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鈞瓷志】、【中國鈞窯考】主編苗錫錦:

『染』出來的『窯變』經不起歷史考驗

我不否認,當代鈞瓷當中的少數精品,已經超越了宋鈞瓷的水準。但總體而言,當代鈞瓷和宋鈞瓷的差距仍舊非常大。

現在,如果你到潘家園,或者我們當地的鈞瓷市場走一圈,看到的鈞瓷是紅紅一片,五彩繽紛,花哨有餘。以至於現在人對鈞瓷的印象是:越絢爛多彩就越好,上面要是再來點兒鳥啊、蟲啊什麼的『窯變』,那就更精彩不過了――實際上,這是對鈞瓷的誤解。

真正的鈞瓷應該是什麼樣的?這個標杆,當仁不讓,應當是北宋的官鈞窯所在地――禹州老城區內的宋代鈞窯遺址鈞台窯的出品。鈞台窯是北宋時爲皇室燒制鈞瓷貢器的官辦大型窯場,無論從釉色方面或造型方面看,北宋鈞台窯都代表著鈞瓷發展到鼎盛時期的最高工藝水平。

鈞台窯瓷器的身上沒有浮光,散發著內斂的光芒。它沉穩、厚重,是中華民族品格的表達。當代鈞瓷卻紅得令人目眩,比傳世鈞瓷紅得多。實際上,『天青』才是宋鈞瓷的底釉,雖然也有銅紅的窯變,但那更像如洗碧空上的一抹紅霞。就算是那些很紫的鈞瓷,裡面也有藍色的流紋。甚至可以說,『無紅可成鈞,無藍不成鈞』。這和清代陳瀏在【陶雅】中評說的也一致:『鈞瓷有紫、青兩種』;『天青貴於銅紫』;『其實紫釉之乾澀而無蚯蚓走泥紋者,遠不及月白瑩潤者也,月白而能瑩潤,則仿柴之雨過天青者也』。

當代鈞瓷特別『紅』,特別艷,與迎合當代人的欣賞趣味有關;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和天青釉相比,銅紅釉是很好燒的。而宋人那種『雨過天晴雲破處』的天青釉,才是『窯變』的最高境界。坦白說,當代的匠人燒不出來。現在常見做法是,直接往釉料里添加化學顏料,比如氧化鈷――它不用『窯變』就可以呈現藍色,想要什麼狀態的藍色都可以。但這樣『染』出來的『鈞瓷』和自然窯變的無法相提並論,不耐看。

現在科技如此昌明,爲何我們對著幾百年前老祖宗做出來的東西,還是只能『望瓷興嘆』?一個客觀的原因是,很長時間,我們都找不到當年宋人燒造青瓷時所用的瓷土原料,而這正是破解鈞瓷之謎的關鍵。前幾年,我在鈞台窯遺址的附近尋找到了當年鈞瓷釉料土層,它看上去就是非常不起眼的土料,但成分屬於高矽低鋁,正是讓人朝夕期盼,能夠解開宋代鈞釉之迷的釉原料。經過反覆試驗,2005年,我們用這種釉原料成功燒制出了堪與宋官窯器皿釉色相媲美的天青和月白釉,可以說,這次試燒成功,標誌著在斷代幾百年之後,宋鈞瓷的燒制技藝的真正復原。但是,這種原料也有『弊端』:它不太好燒,燒成工藝不容易掌握,所以仍在試驗階段。

除了原料,當代鈞瓷的工藝水準也和宋朝有差距。我覺得主要是主觀原因造成的。當代匠人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用工業顏料取代自然『窯變』的做法非常普遍,這樣做出來的鈞瓷充滿浮華之氣,經不起歷史的考驗。而鈞台窯的匠師,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就,和他們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分不開。『寧要一件好的,不要十件壞的。』這樣的精神,現代人太缺乏了。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