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沉船文物的歸屬權問題錯綜複雜。8月2日,本報就沉船文物歸屬權判定的幾個案例做了簡要介紹。本期為您介紹沉船文物的打撈方式和歸屬權爭議,以及當前我國水下沉船文物保護的困境。
政府與打撈公司 瓜分沉船文物 有些國家的政府沒有資金和技術打撈自己國家領海範圍內的沉船文物,只能與世界上著名的打撈公司一道打撈,然後共同瓜分沉船文物。這種情況尤其多見於該沉船的原物主不是管轄該領海的國家。在印度尼西亞,只要公司有營業執照,並且同意分給政府一半打撈所得物,就可以進行商業的沉船打撈活動。1998年8月,德國人沃爾特方組織『海底探索』公司,在獲得印度尼西亞政府批准後,開始搜索阿拉伯商人運送中國貨物的沉船『黑石號』。據推測,該船是阿拉伯國家的船隻,載有9世紀中國的瓷器和金銀器皿。『海底探索』公司從『黑石號』沉船內打撈出的陶瓷製品達6.7萬多件,其中98%是中國陶瓷。後來,該打撈公司把大部分沉船文物賣給了新加坡的一家國有企業,交易額高達3200萬美元。印度尼西亞政府保留了大約8000件文物,並獲得了250萬美元。 當然,政府也會主動和打撈公司合作,打撈本來就屬於自己國家的沉船。英國『蘇塞克斯』號沉船的打撈就屬於此種情況。1694年,英國派出了以皇家『蘇塞克斯』號為旗艦的一支海軍艦隊前往地中海,當時該船運載了約10噸金幣,英國旨在用這些財寶拉攏意大利的薩伏伊公爵加入反對法國的聯盟。然而,艦隊剛剛航行到直布羅陀海峽,就遭遇海上風暴,『蘇塞克斯』號不幸沉沒海底。根據奧德賽公司與英國政府達成的協議,如果打撈出來的財寶價值在2800萬英鎊以下,奧德賽公司將得到這批財寶的80%作為報酬;如果超過2800萬英鎊,雙方各得50%;一旦財寶價值達到3.19億英鎊,英國政府所得的份額就上升到60%。 美國將沉船文物 『物歸原主』 在歷史上,將打撈出來的沉船文物全部歸還原主的案例很少有。但是最近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判決,要求『奧德賽』打撈公司把價值5億美元的沉船財寶歸還給西班牙,否定了『奧德賽』打撈公司對該沉船文物的所有權。 1804年,載有17噸金、銀幣的西班牙護衛艦『梅塞德斯』號,在葡萄牙阿爾加維附近被一艘英國戰艦擊沉。佛羅里達州的一家打撈公司――奧德賽,打撈出了這些文物,並於2007年5月把它們運送回了美國,但關於這些文物歸屬權的爭議長達5年之久懸而未決。其中,西班牙、秘魯和奧德賽打撈公司都宣稱擁有該沉船文物的歸屬權。 這些金幣被運送到坦帕(美國佛羅里達州西部城市)之後,西班牙政府立即向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提出抗議,質疑該金幣的歸屬權。國際公約一般認為尋寶者無權打撈和擁有戰爭中沉沒的戰艦。西班牙政府從其海軍檔案中查出該沉船是西班牙海軍的軍艦,且西班牙政府從未宣稱放棄了該船的所有權。 秘魯有關方面人員聲稱這些文物應屬於秘魯,因為它們的原材料來源於秘魯的礦藏,且是在秘魯首都利馬的鑄幣廠製造的。 奧德賽海洋探索公司認為自己運用高科技打撈上來的財物,理應歸自己所有。 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於2009年裁決:美國法院不具有司法管轄權,要求把寶藏歸還給西班牙。此外,美國與西班牙曾經簽署過一項協議,其中規定西班牙的船隻沉沒海底,歸屬權仍為西班牙。2001年,克林頓總統曾簽署了一項關於國際水域的沉船文物問題的聲明:『美國政府承認: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的國有船隻,無論何時、何地沉海,無論過了多長時間,歸屬權仍屬於其原來的國家。』奧德賽公司在聯邦法院上訴多次均失敗,最終未能獲得這些文物的所有權。 中國沉船文物的保護現狀 中國的領海海域達30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3萬多公里,還有豐富的內陸水域,都蘊含着數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條例】規定,對於遺存於中國領海內以及依照中國法律由中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的文物,無論其起源於中國或起源於外國,均屬中國所有;對於遺存於中國領海以外的其他海域以及公海區域內的起源於中國的文物,中國享有辨認器物物主的權利。 但是要保護好這些水下沉船文物卻十分困難。比如中國南海海域,由於情況相當複雜,我國又缺乏對該海域沉船文物打撈活動的有效管理,而且南海周邊各國,如菲律賓、越南等,採取了與外國打撈者合作或對外國打撈者開放的政策,導致近年來盜寶式的非法打撈活動越來越頻繁,給中國沉船文物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雖然我國有相關法律,但是執行起來卻非常困難,比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水下文物都屬於國家所有,未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自勘探發掘,或者隱匿、私分、販運、非法出售、非法出口水下文物。但是,很多沉船文物的打撈活動進行得非常隱蔽,而且秘密買賣文物的活動也很猖獗,所以很難實施處罰措施。 關於國際公海海域內我國的沉船文物,保護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其中涉及太多的利益相關者,而且在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來規範這一問題。那麼一旦出現外國打撈公司在國際公海領域打撈到我國所屬的沉船文物,就會成為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我們沒有相應的法律來應對。但是,我們不能置之不管,而應積極通過相關的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等多種途徑來爭取對其的所有權,保護好理應屬於我們的文化遺產。另外,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鑑西方國家的先進打撈技術,推進我國深海海域打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中國沉船文物保護工作也在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前幾年打撈『南海一號』,就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反映了我們的打撈技術已取得巨大的進步,有利於我們保護領海內的沉船文物。另外,我國沉船文物保護的工作內容也不再局限於單純的水下考古,而是擴展到了打撈出的沉船文物保護、巡查監護、執法管理、學術科研等多個領域,工作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陳雙雙)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