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辨析(4)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1-7-13 09:02|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1534| 評論: 0|來自: 中國哲學

摘要: 3、【周易】的婦女觀 【周易】最重要的是【乾】、【坤】二卦。【乾】象天、陽和男,【坤】象地、陰和女。已蘊涵天地陰陽和合創造萬物,男女和合生育人類,天地、夫婦是宇宙、社會的本源和主體的思想。 專談家 ...

3、【周易】的婦女觀

【周易】最重要的是【乾】、【坤】二卦。【乾】象天、陽和男,【坤】象地、陰和女。已蘊涵天地陰陽和合創造萬物,男女和合生育人類,天地、夫婦是宇宙、社會的本源和主體的思想。

專談家庭的【家人】卦辭:『利女貞』。婦女占遇此卦吉利。貞,正也。引申爲婦女志行正是全家之福。【九三】爻辭:『婦女嘻嘻,終吝。』主婦樂以忘憂,不居安思危,終會發生憂患。強調主婦主持家政的重要性。把主婦品行優劣看作家庭興衰禍福的關鍵。

【蠱・九二】:『干母之蠱,不可貞。』蠱,事也。父死,子不可干涉母親的私事,無『父死從子』之意。

專談男女婚配的【歸妹】:歸,嫁也。妹,少女。上爲【震】卦,表示動和長男。下爲【兌】卦,表示悅和少女。卦象『悅以動』;必男女相悅而後婚配也。

【咸】卦:『亨,利貞。取(娶)女吉。』上【兌】卦屬陰,表示悅和少女,爲柔。下爲【艮】卦屬陽,表示止和少男,爲剛。【咸】之卦象是『止而悅』,二氣止於相感(咸),又悅其相感,所以二者結合大吉大利。本該男上女下,但【咸】卦是女上男下,爲什麼還『取女吉』呢?據說這正是古禮的妙用。【儀禮・士昏禮】中有男下女的儀式:男子親到女家迎親,男扶女上車,趕幾步車,再跑回家迎候門外,車至,男揖女以入。這可能是母系社會的遺俗,或男權社會對婦女重要性的肯定。所以荀子說:『【易】之【咸】,見夫婦。夫婦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荀子・大略】)。

總之,【易經】無『男女有別』、『內外有分』以外更多的輕視婦女的思想。

4、孔子思想中的婦女觀

孔子三歲喪父,孤兒寡母相依爲命,由貧賤而至聖賢,母愛及母教的力量太偉大太重要了。他絕不可能說,包括所有母親在內的全部婦女和『小人』一樣『難養』。何況孔子學說核心的仁就是以孝悌爲本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學而】)

孝悌是人性的自然體現,維繫家庭的紐帶。推廣到社會就是禮。『孝,禮之始也。』(【左傳・文公・二年】)孔子極重孝道。孝的對象總是父母並提。『仁者愛人』就是孝的推廣。孔子設計的大同之世就是『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禮記・禮運】)都是男女一視同仁的。孝不限於報恩和瞻養父母,而是出自內心的敬愛。『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爲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同上)如『女子』泛指全部女性,即人類之半。勞力者又都是『小人』,更是人類的大多數。這樣以來,真值得愛的人連十分之一也沒有。果如此,仁學不就落空了嗎?禮治德政的對象是誰?『泛愛眾』、『匹夫不可奪志』、問人『不問馬』豈非欺人之談?同時的古希臘倒是把婦女和奴隸(中國古代的體力勞動者的比例遠比希臘的奴隸在人口總數中的比例爲高。)排斥在奴隸民主制之外的。是否把孔子古希臘化了?

孔子是性善論者。『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所有的人生來本質一樣。變由習起。如果婦女全變得『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而男人不變,這專門使婦女『習相遠』的條件是什麼?爲什麼這樣的婦女養育的男兒竟然不受母親品格的習染?男人出污泥而不染的根據又是什麼?這不合邏輯,更不合情理。說孔子輕視、鄙視婦女,無異於說孔子自相矛盾。人們竟長期這麼看,是否自己囿於男權文化傳統的桎梏,和習慣思維的惰性,以己度孔子呢?其實,男權社會,倒是男人比女人異化的深。

孔子慨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子夏視擇妻重德爲君子的基本品格之一:『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學而】)『賢』既是擇妻的標準,自然是婦女應具的品格。至今,『娶妻娶德』依然是倍受重視的傳統觀念。民間還流行著『一房好媳婦,三代好兒孫』的諺語。不只擇妻有標準,擇婿也有標準。 請看孔子擇婿。【公冶長】: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冶長勇於爲真理獻身,南容治亂雙適,皆得意高足。如果所有的婦女都『難養』,如此擇婿豈非坑害好人?


來源:中國哲學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