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德配天(天人合德)
『以德配天』思想在【書經大全】卷八中有體現,所謂『故殷先王終以德配天而享國長久也』。所以周公經常用這樣的思想告誡商朝的頑民『自成湯至於帝乙,罔不b恤祀。亦惟天丕建,保V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澤。在今後嗣王誕罔顯於天,矧曰其有聽念於先王勤家誕淫厥u,罔顧於天顯民o,惟時上帝不保,降若R大喪惟天不畀不b厥,凡四方小大邦喪,罔非有辭於罰。』(【尚書8226;多士】)老臣召公則語重心長地叮嚀年幼的成王:『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肆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書8226;召誥】)在儒教中天是『處高而聽卑』(【通志】),是一個全知全能的存在,能夠知曉人的行為的善惡,並能對人的善惡作出反應。人在實踐中發現『天佑有德』,這就實現了天人的第一次合一;於是人開始努力地『以德配天』(天是至善的,所以人要向天無限地靠攏),這就實現了天人合一的第二步;天對於人的行為作出反應則是第三步;接下來天決定天子是續天永命還是轉讓有德,這樣就完成了天人合一的全過程(最後一點是舉帝王來說的)。所以,『聖人作易無非發明天人合一之道,故遂合天道人事而兩擬其象,使知上下二語果能見得相通,道理果能通於卦德,果能不執於卦德,則天人合一之□當即在是。』(【周易函書約存】卷首中) 二、天人感應(同類相感) 『「天人感應」觀念源於現實中物與物的關聯與感應現象。今天所見記載這類現象最早的文獻,是【周易8226;文言傳】:「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3] 董仲舒對天人感應作了全面的論述;『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濕,均薪施火,去濕就燥。百物其去所與異,而從其所與同。故氣同t會,聲比t應,其驗然也。試調琴瑟而錯之,鼓其宮則他宮應之;其商,而他商應之。五音比而自鳴。非有神,其數然也。美事召美類,惡事召惡類,類之相應而起也。如馬鳴則馬應之。帝王之⑿艘玻涿老橐嘞燃F⑼鮃玻躋嘞燃N錒室岳嘞嗾僖病!保ā洞呵鋟甭8226;同類相動】)特別是最後幾句是對『天垂象,見吉凶』(【易傳】)的更詳盡的描述。天人感應是天人合一的理論基礎,因為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是以同類相感為基礎的,他通過天人相副把天和人真正地聯繫起來。『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內有五臟副五行數也,外有四肢副四時數也。』(同上)不僅如此,董仲舒還把天的全知全能也認為是一個和物與物相互感應一樣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始點在人,人的行為有了善惡,通過氣傳到天上,引起上帝的反應。上帝的反應通過各種自然現象反應表現出來,人也必須通過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去探測上帝的意志,去認識自己行為的善惡,這樣也就完成了天人合一的過程。(【春秋繁露】)所以,『春秋其大用也,易象所闡乃天人合一之□,春秋所著乃天人感應之機。故言聖道者未有不體用流通而無間,天人合一而不分而可謂一以之者也。自夫以周易為占卜之書。』(【周易函書約存】卷首上)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是天人交通的最基本的理論。 三、天道自然 『天道自然』先是老子提出的命題,其最著名的論述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這裡的『自然』是說,一個事件的發生,不是另一事件干預的結果,也不干預其他事件。道生了萬物,但它對萬物的態度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五十一章),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明顯是對傳統觀念的反叛。而在儒家那邊,則是『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8226;陽貨】)。但孔子似乎沒有把天與自然事件的關係推廣到天與人的關係。所以到了孟子,雖然認為『天不言』,但認為天『以行與事事之』。(【孟子8226;萬章上】)天是一定要干預人的行動的。荀子在孔子之後,提出了『天行有常』命題,認為人間的吉凶禍福,與天無關。王弼最精闢地闡述了天道自然思想,所以他要求人們『明於天人之分』(【荀子8226;天論】)。何晏稱讚王弼是『可與言天人之際乎!』這說明天道自然觀念乃是儒教的一種新的天人之學。但是天道自然學說中關於天人之際的主張卻始終沒有被儒教的主流意識所接受。 四、天賦性理 先秦時,孟子的性善說是典型的天賦人性說。而依王充所說,人從天那裡秉受的氣,就形成了人的本性。因為人性天賦,所以,天道是自然無為的,人也應該自然無為。不然就是違背天意,是天的不肖子。在玄學家們則發展出了『天理自然』(向秀【難養生論】),『天理自然』乃是說人倫規範,是天之所賦,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後的宋明理學進一步發展為人的本性是天命,按照本性行事,就是遵循天命。『天者,理也』(【程氏遺書】卷十一),『性,即理也』(【中庸章句】),『盡心知性而知天』(【孟子集注】)。天賦性理說,就是天通過使人秉氣賦予人以天理即仁義禮智本性並且按照去做,實現了遵循天命、侍奉天帝的宗教義務。所以,【讀易大旨】卷三上也說:『性是人之所以成人純亦不已者謂此天命之性也,此天人合一之源。』 通過對天人關係的考察我們大致摸清了天人合一的大意。筆者認為,我們要發掘天人合一的現代價值只能在對天人合一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其實我覺得造成以上我所列舉的誤解是不應該的,考察一下古代的背景我們就可以知道,古代是農耕文明,除了戰爭外,對自然鮮少破壞,所以,在人和自然的矛盾沒有像現在這樣被凸顯出來。『從考古學角度證明中國的文明進程看做是連續性的,其特徵之一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連續的,它們的和諧關係沒有受到破壞。』[4] 這從側面也可以看做是一個佐證。 (作者:婁正保 周芳 ) [參考文獻] [1] 彭永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學宗教基礎[J].探索與爭鳴,2001,(4). [2] 劉蔚華.儒學與未來[M].濟南:齊魯書社,2002:310. [3] 李 申.中國儒教論[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43. [4]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1. 來源:國學文化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