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傳統父子關係中的『孝』及其含義變化(3)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8-17 23:34| 發布者: 沙坡| 查看: 1587| 評論: 0|來自: 國學文化

摘要: (三)『形式化』抑制了情感的表達需要    『孝』這一倫理要求,可能帶來父子間關係的『形式化』,不利於情感的自然流露與真切表達。除了以上兩點外,『孝』帶來的副作用還可能是父子間關係的『形式化』, ...
(三)『形式化』抑制了情感的表達需要 


  『孝』這一倫理要求,可能帶來父子間關係的『形式化』,不利於情感的自然流露與真切表達。除了以上兩點外,『孝』帶來的副作用還可能是父子間關係的『形式化』,僵化了父子關係。孔子在強調『孝』包含恭順父母時,他提到『色難』,也就是在盡孝的時候,保持愉快與自願的神色是最難的,換句話說,他要求的底限其實只是在表面上裝出孝順恭敬的樣子。父子之間毫無疑問有着天然的情感,那麼這種封建禮教是否是抑制了其自然流露,而給它套上虛偽的模板,使得本是屬於心靈的純淨情感套上了社會道義與主流的枷鎖?孔子不停強調的是禮與樂,強調的是秩序是禮儀,卻不顧及人真實的情感與個體間的差異。因此可見,禮樂都是表面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孝』作為其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如此。在【孝經】中,提出了侍奉雙親時要有五要三戒,例如,要求在日常奉養的時候要竭盡恭敬,要表現出快樂。在辦喪事的時候要極度的悲痛。在最後一章【喪親章】中還詳細地規定了如果父母逝世,孝子具體的行為,哭聲必須表露出自己極度悲痛的心情,決不能產生歡愉的表情等等,形式化的傾向明顯。難道對於父親的愛與孝,一定要通過葬禮上的放聲大哭來表現嗎?實際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與表達情感的方式,這些所謂的『孝道』,不過是做給別人看的。 


  (四)功利化色彩 


  『孝』的要求中帶有功利化的色彩。如前文所述,『孝』的要求的最高境界是要成就個人事業,為父母家族帶來榮譽。那麼,如果不能成就事業,不能揚名立萬,就不是一個孝子了麼?對父親來說,是讓兒子心靈飽滿、生活幸福重要。還是在物質與聲望上有所成就重要呢?筆者認為。『孝』最重要的是有心,是對於父母情感的表現,是真情的呼喚,即使貧困潦倒,能將父母放在心中,一碗茶,一聲問候,都是孝道;即使腰纏萬貫,聲名遠揚,不將父母放在心中,只是給予物質上的資助,做出表面上孝順的樣子,這又能算是『孝』麼? 
  所以筆者認為,將對於個人成就的要求放進『孝』的要求,忽視了人們之間最重要的情感依戀,顯得功利化,這更多的是傳統社會中用來教化百姓,維護統治的手段,與真正的『孝』沒有太大的關係。 
  故總體來說.傳統的『孝』給父子關係以一個穩定的模式,它不僅對『兒子』也對『父親』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有利於社會文化的傳承與統治秩序的維護,另一方面,忽視了兒子作為獨立主體的自主性,實際上是父子間不平等關係的體現。而且,它使得父子間原本自然和諧的親密感情變得呆板、冰冷,更多的是給外人看的一種行為,一種外在的表現(例如守孝),而不是真心真情的流露。它對於兒子所提出的過多成就的要求,多少顯得功利,筆者並不認為這是『孝』所必須的表達形式。 
來源:國學文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