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中國傳統父子關係中的『孝』及其含義變化(1)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8-17 23:33| 發佈者: 對酒當歌| 查看: 1952| 評論: 0|來自: 國學文化

摘要: 中國人對於家庭有着特殊的依戀,家庭內部成員間的關係十分密切而微妙,如婆媳關係,兄弟姊妹關係等,而父子關係中的『孝』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倫理中是極為重要的一條。由於中國傳統的家庭結構以縱向為主,強調的是 ...
中國人對於家庭有着特殊的依戀,家庭內部成員間的關係十分密切而微妙,如婆媳關係,兄弟姊妹關係等,而父子關係中的『孝』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倫理中是極為重要的一條。由於中國傳統的家庭結構以縱向為主,強調的是宗族、血脈的延續,所以尤為看重父子間的關係,而『孝』作為父子關係中的最基本的原則.甚至成為了家庭倫理的核心準則。本文試着探討『孝』這一家庭倫理的文化內涵及其對父子關係的影響,並以小範圍的隨機抽樣調查為輔助。以分析在現代生活中『孝』的含義的變化。 
  一、傳統價值觀中的父子關係與『孝』 
  (一)父子關係 
  要探究孝的觀念從何而來,首先談談『孝』這一倫理原則所依附的父子關係。文化人類學認為:靈長目的母子核心團體與一個男性――『父親』――形成永久的結合是人類生活成為可能的首要轉變。母親的伴侶擔負起男性的角色,例如,供應養育所需的食物和勞力、當母親的性伴侶、肩負起管教子女的權威和對子女的法律責任等。所以,父子關係是隨着母子關係的建立而建立的一種血緣人際關係。是最原始的社會關係之一。而隨着父子關係的形成,『父親』與『兒子』的角色也就產生了。角色就意味着相互間的義務與責任。父親對於兒子,承擔着撫養、保障安全、教育及社會化等職責,而兒子對於父親的責任在中國傳統社會則集中體現為『孝』。 
  (二)傳統價值觀中『孝』的含義 
  【論語】對『孝』有這樣的評價:『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儒家思想的精華是仁,而孔子給予了孝『仁之本』的地位,在中國這樣注重家庭的社會中,可見『孝』的地位之高。 
  那麼何謂『孝』呢?一般來說,『孝』是指中國古代子女善待父母長輩的倫理道德行為的稱謂。【爾雅】中說:『善事父母者日孝。』而孔子在【論語】中是這樣解釋『孝』的: 
  子游問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學而】) 
  子夏問孝,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子日:『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 
  孟武伯問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以上的幾句話是【論語】中直接提到『孝』的,總結起來是說:盡孝不僅僅是奉養父母,恭敬才是『孝』之本,在侍奉父母時應表現得恭順、自願;遵循父親的戒訓,順從父親的志向也是必須的;另外,『孝』還表現在不應讓父母為子女擔憂。所以遵循孔子的想法。『孝』的內涵已經從奉養父母拓展到了不僅是奉養,還必須尊敬父母,遵從父親的志向與行為準則。 
  而【孝經】的第一章【開宗明義】中這樣說道,『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在這裏,孝不僅僅是對父母而言,而已經再進一步拓展到了『事君』與『立身』。 
  所謂『事君』指的是做官侍奉君主,以忠誠體現出自己的孝道;封建社會的五常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其中君臣的關係即是父子關係的延展。在封建社會中,提倡的是將君主當作自己的父親一樣來敬愛。所以,『孝』不僅僅表現在對於父親的恭敬與奉養,更表現在臣子對於君主忠誠之上,在此基礎上,儒家認為,『孝』是治理天下最好的方式,【孝經】開篇中寫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乎?唯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為政乎?』這就是說,孝推而廣之,就是治理國政,這和【大學】裏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點是一致的,均認為治國和治家的道理是相通的。【孝經】裏第八章為孝治,認為以孝道治理天下,就可以達到『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的境界。可見,『孝』的含義與意義,已經超越了家庭倫理,成為統治人民與治國的方略,並且被統治者所用.成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規範與秩序的工具之一。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孝道正式成為了統治者教化的根本和有力武器。這是『孝』極為重要的內涵之一.但由於本文所致力探討的是孝對家庭間父子關係的影響.所以對這一點就不做更多的延展。 

  那麼何謂『立身』呢?――『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也就是說,要有崇高的修養,成就功名與事業,顯揚名聲,為他人所稱道讚譽。所以說,孝的施行,從侍奉父母開始,最終在於實現修身立世的宏偉志向。這也就將『孝』與個人的成就聯繫了起來,所以,要盡孝,在中國社會,僅僅奉養愛戴父母往往是不夠的。還要求兒子們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有好的名聲,給予父母以榮譽,這才是最好的孝道。 
  『孝』的內涵與要求由善待父母發展到尊敬、順從父母,又拓展到忠誠於君王,修身立行,光宗耀祖,並且進一步為封建統治者所用,成為教化人民,維護統治秩序的手段之一.並且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史中,在中國父系繼嗣制度中,成為了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家庭倫理觀念之一。 
來源:國學文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