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专家探讨"非虚构写作"浪潮:更多人渴望记录书写(1)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2-8-20 17:30| 發佈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646| 評論: 0|來自: 南方日报

摘要: 昨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GQ》杂志中文版联合主办的首届“南方国际文学周”主题论坛――“中国经验与非虚构写作”在广州富力君悦酒店三楼会议室举行, ...

昨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GQ》杂志中文版联合主办的首届“南方国际文学周”主题论坛――“中国经验与非虚构写作”在广州富力君悦酒店三楼会议室举行,作家、文学评论家和媒体人,这三股力量首次集结在一起探讨非虚构的话题。

当天,众多作家、媒体人、文学评论家齐聚一堂,就“非虚构写作”中“非虚构”概念的理解,以及当下作家、媒体人等写作者如何进行“写作”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关注大地的实情”成为了当场嘉宾对于“非虚构”概念理解的共识,对于当下新闻媒体人与传统作家们在社会不同层面的关注,无论是“激烈”或是“常态”,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关键词1:非虚构

关注大地的实情

提及“非虚构写作”就不得不提到《人民文学》,非虚构文学在中国蔚然成风,是从《人民文学》开始的。当天到会的作家有相当大一部分是非虚构文学创作的主力成员。《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纪实性写作在中国一直是潮流,中国人对文学的认识方式往往离不开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最早的《诗经》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非虚构这种创作潮流在国外是非常热的,在中国也是因为有了一定历史积淀,所以必然在这个时代擦亮这个创作分支。”在他看来,目前人们所理解的“中国经验”、非虚构写作事实上就是在关注那些“大地上的实情”,现在正有不少作家这样做。

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对写作热潮的兴起原因更感兴趣,“‘非虚构’的概念获得这么广泛响应,背后也关乎到我们对文学有重新的理解。”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非虚构写作有热情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跟文学背景有关,在一个时代,如果文学家基本上没有分享这个时代历史的话题,就注定它会被边缘化。当我们过度强调文学要回到个人、私人的时候,可能忽略了这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公共的桎梏。”在谢有顺看来,如今中国文学必须重新理解文学和历史的关系,而不完全是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满足于虚构,或者已经厌倦虚构,因为它已经成为个人虚无缥渺的想象。面对当下中国现实的矛盾,更多人渴望记录和书写,文学家就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写作转型包含着整个社会对文学的期待,也包含着我们对文学观念的重新理解。如果此时的写作不能成为历史,就永远不可能进入历史。李白、杜甫的写作从来不会认为在写自我,因为他们自我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来源: 南方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