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在一個世界性視野中審視人類社會的政治思想史,就會看到一些頗為類似的場景,並從中領悟到某種人類思想發展的普遍性特徵。雖然不見得能夠就此揭示任何規律,以提供對現代社會實踐的引導,但至少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特別是我們祖先的歷史選擇,以期在他們的政治思考中感受一般人性的光輝和精神拓展的歷程,既避免陷於盲目迷信崇拜以至於思想的禁錮與停滯,更力戒流於膚淺的妖魔化以至於斷然摒棄豐富的思想資源,而後者則正是中國社會目前所面臨的對於傳統思想、特別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流行觀念。 一.保守的對立面不是進步而是激進 在人類社會政治思想領域中,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的角力可說是最具有普遍性的過程特徵,它不僅集中爆發於諸如中國先秦時代的百家爭鳴、法國啟蒙時代以致法國大革命、英國光榮革命和美國憲法誕生等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關頭,而且也廣泛分布在幾乎所有的人類政治事務之中。人類一旦思考社會政治問題,就難免產生保守與激進、改革與革命的對立。雖然這遠不是爭論的全部,但卻深刻地影響着社會政治進展的取向和前景。 人類永不滿足的天性總是泛泛地傾向於讚美發展和進步,特別是在評價歷史之時,對於那些看起來試圖阻礙社會發展進步的思想觀念,往往只看到它們對於歷史結果的違背,以致於將其視為某種囿於階級利益而破壞人類整體福祉的故意,完全無視或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有關現實政治和人類本性的深刻思考。即便以歷史局限性等方式來達到某種程度的諒解,也沒有真正領會這些看似『保守』的思想其實正是着眼於切實可行的政治策略,而完全不同於那些僅僅滿足於提出某種政治理想的空洞理論,這些理論全然沒有或者根本不存在實現理想目的的可行手段,有些似乎是提供了具體路徑,但由於脫離了人性和社會實際所能達到的可能條件,而使社會面臨巨大的潛在風險。 二.保守主義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主旋律 有人宣稱在儒家政治思想中發現了憲政甚至是自由主義的要素,試圖以此來回應『沒落腐朽』的批判,或者意在『美化』聖人的超越理念,但畢竟無法遮蔽孔子『從周』、『復禮』的政治主旋律。而我以為,這種看似的『美化』其實恰恰消解了孔子政治保守主義內涵的有關人類本性、政治目的、社會制度、人文教化等思想的高度理性價值。坦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僅絲毫無損於儒家政治思想的歷史進步性,更是得到了數千年輝煌社會實踐的成功檢驗。當然這個結論必須建立在對於人類社會發展鏈條的深入分析和理解的基礎上,而不能簡單化地進行古今政治概念的對比。我們雖然不能將儒家政治思想所『保守』的具體制度手段應用於今天的社會政治,但其思想所據之原則和理路卻仍然有助於現時代的政治思考。 來源:中國網文化中國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