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談風中的【論語】 東漢末年,社會動亂,統治力量衰落,個體意識逐漸覺醒,儒學統治受到挑戰,有些士人公開『非堯舜而薄周孔』。學術也開始了由經術到玄學的轉變。魏晉士人不拘於經典的文字及其中的典章制度,著重打通經義,並用玄學的眼光去解釋儒家的經典,藉此『大暢玄風』。自東漢末發生的名士清談,魏晉之間,蔚然成風。清談所用資料除了『三玄』(【老子】【莊子】【周易】)之外,就是【論語】了。這樣【論語】不僅是兒童讀物,也成爲名士們的談資。爲什麼他們要選擇【論語】呢?與儒家其他經典相比,【論語】多意象玄遠的名言雋語(如『君子有三畏』『天何言哉』之類),這些正是清談家的話頭;另外【論語】中的孔子喜好品評裁量人物,這與魏晉和南朝名士很相近,【世說新語】中就有大量品藻人物的文字。如把它與【論語】相比,可見兩書有許多神似之處。這正是【論語】受到這個時期文士重視的原因。魏晉之際的王弼有【論語釋疑】(已佚),還出現了何晏的【論語集注】。到了東晉元帝時爲【論語】置博士,這才開始有了專門研究【論語】的學官。 『何注』把【論語】引上談玄的道路。梁朝皇侃的『疏解』進一步發展了『何注』的玄虛風格,這就是【論語集解義疏】,它成爲文人化的【論語】注本。魏晉到南北朝的名士以遠離實踐爲高,【論語集解義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3、科舉制度下的【論語】 隋實行科舉制度,設明經、進士兩科,爲更多士人開放仕途。進士以考詩文爲主,明經以考經義爲主。唐代進士一科獨秀,明經則不被人們看重。明經考試注重『帖經』,『帖經』類似現今的『填空白』,蓋住左右經文,中間只開一行,以白紙貼住數字,令考生填寫,如十條通五條以上,就可以口問大義了。唐代所謂的『經』是指『九經』:包括【詩】【書】【易】『三禮』(【儀禮】【周禮】【禮記】)『三傳』(【公羊傳】【穀梁傳】【左氏傳】)。科舉考試中沒有【論語】,社會上清談之風也逐漸消弭,此時【論語】又還原爲兒童讀物。杜甫流落夔州,說到夔州民風就有『小兒學問止【論語】』的句子。『止【論語】』是諷刺當地人不重視學習,會讀【論語】是說僅能識字而已。 來源:文匯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