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专家详解瓷器鉴定方法 缺乏权威机构成最大问题 (1)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8-23 18:11| 發佈者: 休竹客| 查看: 1681| 評論: 0|來自: 新京报

摘要: 近日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被质疑“误砸文物”引发不少争议。前日,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四位专家,对展出的被砸赝品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确为现代仿品。 近年来随着文物艺术品市 ...

近日王刚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被质疑“误砸文物”引发不少争议。前日,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四位专家,对展出的被砸赝品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些确为现代仿品。

近年来随着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活跃,催生了民间鉴定环节的蓬勃发展,电视台鉴宝类节目也是由此而生。究竟怎样的瓷器鉴定才算权威,瓷器文物专家又是依靠什么鉴定法宝能判断一个瓷器的真伪,本报专访相关专家以期揭开瓷器鉴定的真相。

【两种鉴定方法】

传统眼学以经验为主

瓷器收藏风气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或更早。而随着收藏系统化,专门辨别瓷器窑口、年代的研究随之而起。此后由于利益驱使,“瓷器作伪现象”也应运而生,对瓷器的鉴定扩散至对真伪的辨别上。由此,也产生了鉴别古陶瓷最传统的方法。藏加网执行总裁彭晓阳指出,这一类传统经验鉴定方法被称为标型学或眼学。

一直以来,瓷器鉴定专家的鉴定法宝便是依靠“目、手、耳”三者并用,并依靠世代相传的鉴定理论及与大量实物接触所积累的经验,通过与传世“标准器”的比对来判断被鉴定品的年代、窑口、真伪。此外,窑址出土标本、考古学出土文物也成为比对的“标准器”。

技术鉴定用仪器说话

而上世纪50年代后,比较系统的古陶瓷的科技研究逐渐展开。类似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研究院的冶金陶瓷研究所内成立了中国古陶瓷研究小组,即后来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左右,科技检测方法正式介入到古陶瓷鉴定中。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冯小琦专门研究古陶瓷,她告诉记者,目前关于古陶瓷的技术鉴定有很多,包括测成分、测年代的。

“技术鉴定对古陶瓷鉴定有一定的帮助”,冯小琦指出故宫博物院在2005年陶研中心成立时购进一批仪器,近两年开始运用到对古陶瓷的鉴定上。前年开始,作为宋代官窑瓷器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他们利用无损检测仪器完成了对50余件陶瓷文物的分析测试工作,“这对故宫官窑研究还是起到一定的帮助,利用仪器检测,我们发现部分官窑的成分属于河南。一直以来学界认为是南宋官窑,但接近河南的就应该是北宋时期在北方生产的”。


来源:新京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