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購買的地攤貨,經專家掌眼後,搖身變為價值15萬元的『晚清精品瓷器』;5元買來的工藝品被鑑定是『翡翠』……想拿出來拍賣?先交1萬多的『展示費』。 藝術品投資在給人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造假、售假、拍假現象已愈演愈烈。昨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武漢古今通寶公司,該公司通過開具鑑定證書、製作拍賣圖冊等手段賺取暴利。 案例 子虛烏有的偽幣專家估價90萬元 前不久,經人推薦,在(湖北)荊州務農的王先明(化名)帶着一枚鏽跡斑斑的『家傳』錢幣,來到武漢一家知名鑑定公司。該公司鑑定專家看過後,認定該錢幣是晚清發行的罕見『金幣』,估價90萬元。 該公司給王先明的『金幣』開具了鑑定證書,並承諾讓『金幣』上拍賣會,『保底價90萬元賣出去。』在繳納了9000元的相關費用後,老王帶着這一驚天喜訊,心滿意足地趕回了老家。 王先明的一位遠房親戚得知此事後,與武漢一位從事古玩收藏三十年的行家取得聯繫.。這位行家看過錢幣後,一直默不作聲。當王先明拿出鑑定證書時,該業內人士覺得十分『眼熟』。 幾天前,記者通過電話與前往荊州鑑定的這位行家取得了聯繫,但對方一直十分猶豫,『9000元很可能是老人家今年務農的收入,他們這樣干太過分,太沒良心了,我實在是看不過去。』 『我只看了一眼,就可以斷定這枚錢幣是假的。』該人士稱,該幣『翻砂』跡象十分明顯,這是古錢造假中採取的十分粗陋的手法,稍有經驗的藏家都能分辨,成批的造價成本也就幾元錢。『另外,這種錢幣只生產過銀幣,我玩了30年古錢,第一次聽說還有"金幣"。』 但從始至終,這位行家都未告知老人真相,『我怕他受不了打擊。』對於是哪家鑑定公司為王先明做的鑑定,該行家雖然一直不願意點明,但其告知的地點直指武漢古今通寶公司。 據了解,『古今通寶』對外界的宣傳定位是『國際化的文化藝術品投資集團』,集鑑定、保管、展覽、銷售、拍賣、交流諸多功能於一體。古今通寶總部位於廣州,在武漢、重慶、太原、福州、長沙等9座城市都有分公司。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