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幅名為『拜先師聖墓』的圖片在網上引起了許多爭論。在這張照片中,學者秋風帶領數十名學生在孔廟行跪拜大禮。有網友因而批其『順服專制』。(8月20日【北京晨報】)
照理說,在這樣一個倡導多元價值的社會,秋風先生又沒有忽悠小學生,而是領着一群成人行跪拜禮,無論是跪拜關公還是孔夫子,甚或廟裡的其他一些菩薩,這都是他們的自由,只要他們沒有干涉我們不跪拜的自由,我們實在也沒有理由去干涉他們。然而,看着那電影劇照似的集體跪拜像,我心裡還是有一種難以克制的不舒服,忍不住還是想說幾句。 我雖然反對跪拜,但並不以為秋風先生就是『順服專制』。在中國推翻帝制100年後的今天,如果有誰還公然宣稱歡迎『專制』,那他一定要到醫院掛精神科看看腦袋。前不久,秋風先生曾在鳳凰衛視做過題為『儒家與憲政主義傳統』的講座,在講座中,他認為儒家素有『憲政主義』傾向,具體表述為『上天監察君王,唯儒生理解天意』,從而使封建王朝實現『儒家士大夫與皇權共治』。這當然只是一家之言,並且對歷史的想象過於美化,試問古今有幾個帝王真正懼過『天』,又有幾個儒生能通過『天道』制衡皇權?不過其言論雖乖張,反對專制的態度卻是旗幟鮮明的。 其實,給孔子貼上專制的標籤,本就是對孔子的誤讀。找出一本【論語】,認認真真從頭翻到尾,沒有幾個人不喜歡那個睿智、慈祥、寬仁但也有喜怒哀樂偶爾也會賭咒發誓的老頭兒,也沒有幾個人會認同孔子就是專制的符號。不過回溯幾千年的歷史長河,我們也得承認:孔子不專制,但容易被專制制度利用;尊孔者未必擁護專制,卻往往為專制制度推波助瀾。 孔子未必喜歡專制,但專制者一定喜歡孔子。試問何以如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在於孔子的學說過於強調內心對形式的服從,從而造成人的思想受到嚴重禁錮。 跪拜正是一種關於內心服從的典型形式。跪拜偶像也好,跪拜父母也罷,久而久之,都會由『身體的矮化』發展到『精神的矮化』,漸漸失去獨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儒家文化自然有許多精華值得我們繼承和弘揚,因此秋風先生主張尊孔,自然有不可否認的『正能量』,但其通過集體跪拜的形式來尊孔,卻實在令人費解:過去幾千年裡,中國人不一直這樣跪拜孔子嗎?試問可跪出民主與科學、自由與進步? 對於如何繼承傳統文化,魯迅在【拿來主義》裡說得很透徹,『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就是說絕不照單全收,而是要有所甄別和揚棄。那麼在21世紀,即使我們要講『尊孔』,也首先要請他走下神壇,做回那個有缺點的人,然後我們再決定學習和繼承什麼。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