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一座『高山』翻三次
點校版【文獻通考】由中華書局出齊 宋元時著名學者馬端臨所著三百四十八卷的【文獻通考】,是一部詳記典章制度的歷史巨著,與唐人杜佑的【通典】、南宋鄭樵的【通志】並稱爲『三通』。近日,點校版【文獻通考】由中華書局出齊,在10月30日舉行的新書發布會上,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尚君直稱這麼大工作量的浩大工程就像是『翻一座高山』,但令人唏噓的是,30年裡,這座高山翻了不只一次,而是三次。 原來,【文獻通考】的點校工作曾遭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間古籍整理出版環境的低迷,三易其稿,兩換底本,第三次才趕上了國家古籍出版政策的春風,達成幾代學人的夙願。 三次點校重複勞動 30年前,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裴汝誠向中華書局提出整理【文獻通考】的意向,爲我國文史研究提供更大的便利。對方回答說,這書早在整理規劃之中,應該整理,只是書大費時,最好校勘簡單點,主要是標點。由此,點校組按照要求,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點校稿。『而此時的古籍整理出版業卻步入艱難時期。』裴汝誠回憶道。不久出版方派出另一位責編來到上海,提出『加強校勘、查對通考引書出處』等修改意見。『這就是說我們要重新點校一遍。』爲了出版,全組人按新的意見變更了體例,再次『爬山』。然而到上世紀90年代初,第二次點校完成之後,古籍出版仍在低谷之中,出版社誠言相告『不知何時能出版』。 1996年,海南一家出版社有意將第二次點校的【文獻通考】收入『繼【四庫全書】二百年來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的【傳世藏書】系列,條件是要去『古』,即改豎排爲橫排,繁體變簡體,不標人名、地名專名線,書名號改波紋爲尖頭等。對於這些變更,只能妥協。 然而,他們的成果並未被學界所用,甚至想見一面也難。原因有二:這套叢書全套出售,標價高達98000元,是捆綁式銷售,即使打折也要接近5萬元,在當時,除了大型圖書館,很少有研究機構和個人能出得起這個錢;當初受諸種因素限制,簡體字版【文獻通考】還出現了失校現象,刊印時還發生了不少錯誤,質量令人不滿。 2005年,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戴建國在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的『十二五』規劃意見徵集稿上意外地看到了『【文獻通考】整理出版』規劃項目,出版單位還是中華書局,而點校單位則來自西部一所高校。戴建國當即寫信:『我們在這方面是有很好基礎的。』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06年元旦,不無悲壯而又再次鼓起希望的第三次點校啟動了,由上海師大古籍研究所和華東師大古籍研究所聯合承擔整理任務。原點校人員十六七名,已有幾名過世,其餘也多在30年的跨度中由黑髮人變成白髮人。此次點校又是重新來過,以清乾隆十二年校刊的武英殿本爲底本,以另四個版本爲校本,點校體例與標點依【二十四史】的整理方法,上月由中華書局出版,全書採用繁體字豎排印刷,計1000萬字。看到校樣時,經歷了這部書三次整理的主持人裴汝誠的感覺是『百感叢生,不知從何說起』,欣慰中摻雜苦澀。他感慨:如此多變而又最終能夠出版,表明古籍整理與出版離不開國家的大環境。 埋頭苦幹默默等待 回顧【文獻通考】走過的曲折之路,戴建國並沒有表露出痛惜和不滿。他告訴記者:『出版古籍不賺錢,出版社要貼錢,等待就成了常態。』點校本【文獻通考】像放風箏一樣的命運飄忽、來回折騰並非孤例。十二冊、580萬言的點校本【漢書補註】從上世紀80年代啟動項目到整理出版,歷時20餘載,也一度因找不到出版社而擱淺,直到2008年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在這期間,稿不成書,古籍整理人員的成果就無法獲得認可。在古籍出版不景氣時期,整理人員有時會『飢不擇食』,只好隨便找一家出版社『先出來』。由於有些不是古籍專業出版社,出版效果差強人意。戴建國告訴記者,這個行當里的人早已習慣了埋頭苦幹和默默等待,有時不得不接受勉爲其難的結果。 但近幾年來,古籍整理人員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本世紀開始,國家古籍整理領導小組對出版古籍發放補貼,受此鼓勵,古籍的整理出版明顯順利多了。』戴建國說,與此同時,教育部下屬的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聯繫的全國20多個高校古籍所,在項目指導、經費資助方面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一位從事古籍整理的專家還有一個感受,就是腰杆挺直了。以前校點和整理古籍在很多人看來『不上檔次』,不算是一流的科研成果,在考核成績和晉升職稱時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現在這個風氣已經扭轉過來,感覺好多了。』 戴建國說,最近同行都在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給從事古籍整理的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期待。『古籍整理同國家的發展、政策是息息相關的。國家重視、政策支持,我們的工作環境也就更好一些、順利一些。』 本報記者 吳越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