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評王剛鑒寶節目現場砸寶:難逃『契約綁架』之嫌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2-8-21 19:48| 發布者: 真衣| 查看: 1398| 評論: 0|來自: 廣州日報

摘要: 近日,主持人王剛被指在鑒寶節目中砸碎了多件珍貴文物。一位文物鑑定專家兼藏家稱,自己1件被砸的元青花瓷器是真品,會去牛津大學做鑑定。著名收藏家姚政稱砸掉的『贗品』中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    『 ...
近日,主持人王剛被指在鑒寶節目中砸碎了多件珍貴文物。一位文物鑑定專家兼藏家稱,自己1件被砸的元青花瓷器是真品,會去牛津大學做鑑定。著名收藏家姚政稱砸掉的『贗品』中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 


  『天下收藏』節目之所以收視率頗高,節目的『刺激性』當是一個重要因素:節目中,著名表演藝術家、主持人王剛有一把紫金錘,如果經在場專家鑑定為假,在雙方簽署完畢協議後,他會揮起紫金錘將『贗品』砸碎。在這樣一個學術氣息較濃的節目中,既迎合了觀眾對『造假』的痛恨,又能現場演繹出收藏者的心態變化,節目想不火也難了。


  針對砸錯贗品的指責,該節目組強調了鑑定的專業性,節目組稱,雖然觀眾在節目當中只看到三位專家,但他們的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專家庫。而且節目組是把最有把握的瓷器拿出來做節目,絕對不會砸錯。 


  但是,即便是專家鑑定毫無錯誤,即便是與收藏者事先簽訂有『生死狀』,當眾砸寶的噱頭也值得商榷,對藏寶者來說,收藏到真品固然最好,但贗品也不乏傳世之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遼寧省博物館的張宣【虢國夫人遊春圖】卷、張大千先生仿石濤等名家的作品都曾廣被收藏家收藏鑑賞,它們皆屬假畫的範疇,卻依然可以算做藝術珍品。對待這些所謂贗品,『一砸了之』不可惜嗎?


  當然了,有人會說,『天下收藏』節目的參與者既然去參加節目,並與節目組簽訂了契約,就該遵從『假滅真存』的遊戲規則,被砸了別心疼。但換個角度分析,有哪個民間收藏家會認為自己的藏寶是贗品呢?自己的藏品被鑑定是假,並且要在眾目睽睽下回答『心不心疼假貨』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試想有幾個人能夠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呢?『天下收藏』節目『砸寶』的這個環節,是在完全遵從參與者真正想法的情況下訂立的契約嗎?


  一位名叫呂獻珍的收藏者,因自己花了58萬元收藏的陶瓷被砸,聲稱對『天下收藏』不服,並稱要去牛津大學再做鑑定,試想,藏品被砸後還專門收藏了碎片的藏者,會對自己哪怕是贗品的藏品沒有一絲感情嗎?換言之,節目組如果多給他一點考慮時間,相信他是很難同意砸掉藏品的――從另一個角度說,一些收藏者或許是被現場氣氛『綁架』做出了『砸寶』的決定。


  其實,民間收藏者們的藏品,真寶也罷贗品也罷,收藏過程中都飽含着各種喜怒哀樂,作為一個鑒寶節目,普及一些品鑑知識,為收藏者提供一個專業鑑定舞台也就行了,沒必要把現場搞得那麼『血淋淋』。(武 坤)
來源:廣州日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