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頭號大敵,德川家康企圖化干戈爲玉帛,通過種種途徑試圖同明朝恢復國交。但是由於明朝對豐臣秀吉的侵略一直耿耿於懷,而且此時明朝國內也是天下大亂,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後金勢力屢屢擴張,所以儘管德川家康費盡心思,美好願望終成泡影。
無比失望的德川家康不得不把注意力轉移到明朝的另一個屬邦――琉球王國,提出『堪合貿易』,企圖加強對琉球的控制。在遭到明朝政府的強烈反對之後,德川家康乾脆在1609年命令薩摩藩用武力征討琉球,這也是朝鮮之役後三百年間日本唯一的一次對外用兵。 朝鮮之役慘敗於明朝的記憶猶新,日本人長期深刻反省,再也不敢主動挑戰業已形成的東亞政治秩序,從而保證了東北亞三百年的和平穩定。 倒是戰爭的最大受害者朝鮮,不再那麼記仇。德川家康急於緩和與這個鄰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從1604年春起陸續釋放了三千被俘的朝鮮人,其中包括有『日本儒學之父』之稱的大學者姜沆。1609年,就在薩摩征琉的同一年,由於對馬島宗氏的外交努力,日本與朝鮮締結了【己酉條約】,雙方外交與貿易迅速正常化,商船往來的熱絡讓往昔的戰火硝煙漸漸消散,而仇恨也慢慢化解。 由於這場戰爭的失利,日本不但停滯了對外擴張的步伐,而且也關緊了通商貿易的大門,開始走上閉關鎖國之路,直到1853年的『黑船來航』事件,才將日本引領到近代化之路。 在日本古代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這樣深刻地改變日本的各種面貌,也罕有一場戰爭能夠像『萬曆東征』那樣如此深遠地影響日本的歷史進程。 我們不斷地反思著歷史。歷史是客觀的,卻經常被人以主觀去描寫。我們時常說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卻不斷有人有意無意地去裝扮她。 但願熱愛和平的人們能夠以史爲鑒,去正視歷史,了解歷史,從而珍惜現在,珍愛生命。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