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京滬話劇努力打造自身風格 在對話之中尋求共贏(3)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8-27 18:22| 發佈者: 夏知| 查看: 1361|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促進京滬話劇發展:專業、非專業劇評共進 近年來,文藝評論的力度和深度大大減弱,越來越成為少數掌握話語權的人的『圈子』評論、『關係』評論、『會場』評論,戲劇評論也同樣如此。目前,專業評論『不專業』, ...

促進京滬話劇發展:專業、非專業劇評共進

近年來,文藝評論的力度和深度大大減弱,越來越成為少數掌握話語權的人的『圈子』評論、『關係』評論、『會場』評論,戲劇評論也同樣如此。目前,專業評論『不專業』,評論文風不鮮活,戲劇理論缺少前瞻性,戲劇評論隊伍萎縮,使當前的專業評論難以對創作現狀進行深度研判,與戲劇現場形成有效的『共振』。而與之相反,隨着網絡新媒體的崛起,一些擺脫了現實話語束縛、相對自由靈活的『非專業』劇評人利用論壇、微博、博客進入戲劇論壇,他們以各自的審美判斷暢談演出的真實感受,並在不同的網絡空間展開多種形式的爭鳴,與創作者實現互動。這些民間、草根式的網評不乏真知灼見,往往能在傳播上贏得主動,甚至左右一些戲劇愛好者的觀劇選擇。但是話劇作為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它要在美學理念、審美觀念、表導演方式等方面有所總結和創新,歸根結底離不開專業理論評論,離不開有較高戲劇理論修養、審美感悟、知識儲備的專業評論家的介入和引導。

時下,京滬話劇在發展中都出現了亟須面對和解決的新趨勢、新問題,例如,如何讓主流戲劇承擔更多藝術性、審美性的引領功能;如何評價民營劇團、獨立製作人等在當前話劇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如何看待小劇場話劇的過度娛樂化等。京滬兩家代表性劇院應該更進一步展開對話,相互借鑑、取長補短,攜手提升中國話劇的審美品質。(徐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