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京滬話劇努力打造自身風格 在對話之中尋求共贏(2)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8-27 18:21| 發佈者: 夏知| 查看: 1623| 評論: 0|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摘要: 打造自身風格:地域化並不代表風格化 時至今日,人藝風格成為北京人藝話劇獨特的文化標識,其深厚嚴謹的演劇創造、雍容大度的內在氣質、含蓄雋永的審美韻味已深深地融入人藝話劇創作的始終。它不僅體現在【龍鬚 ...

打造自身風格:地域化並不代表風格化

時至今日,人藝風格成為北京人藝話劇獨特的文化標識,其深厚嚴謹的演劇創造、雍容大度的內在氣質、含蓄雋永的審美韻味已深深地融入人藝話劇創作的始終。它不僅體現在【龍鬚溝】、【茶館】、【蔡文姬】、【雷雨】等經典劇目中,也在新時期以來湧現的【小井胡同】、【狗兒爺涅】、【天下第一樓】、【李白】、【窩頭會館】等劇中傳遞、豐富着。人藝舞台上呈現的是北京底層市民的生活、人生,但折射的卻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史、現代史;它浸染着京味兒文化的基因,但不乏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優秀文化的交匯點。這使北京人藝的話劇沒有囿於北京,沒有成為某個地域文化的代名詞,而是始終代表着中國主流話劇的藝術高度,成為中國話劇藝術的一個實踐方向。

上海人藝雖然沒有北京人藝焦菊隱那樣自覺的演劇學派建設,但是捕捉現實題材,手法自由靈活,藝術觀念兼容並蓄,也成為上海人藝話劇的風格特色。上世紀80年代,黃佐臨重提『寫意戲劇觀』,旨在突破傳統狹隘寫實化戲劇觀念的束縛,創造了一種蘊含中國民族審美理想兼具有現代藝術審美品格的話劇樣式。黃佐臨執導的8場寫意話劇【中國夢】更成為上海人藝乃至上海戲劇界一個時期以來探索自身風格走向、追求民族演劇理想的可貴嘗試。1995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成立以來,在話劇市場化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許多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範意義。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幾次進京演出看,無論是2004年的【蝴蝶是自由的】、【藝術】、【長恨歌】、【正紅旗下】,還是2007年的【紅星閃耀中國】、【秀才與劊子手】,乃至近幾年的【無人生還】、【1977】、【武林外傳】、【羅密歐與祝英台】、【鹿鼎記】等,京派、海派、歐美派風格夾雜,題材內容包羅萬象,正是海派文化特色的表徵,而且話劇地域化、時尚化了。

就目前的戲劇生態環境而言,市場、觀眾雖然仍是話劇亟待解決的課題,但無論如何,話劇藝術創作的本真不能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