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无底价拍卖成检漏好时机? 拍场新模式惹来争议(3)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8-27 18:19| 发布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322| 评论: 0|来自: 中国文化报

摘要: 无底价拍卖成捡漏好时机 谈到无底价拍卖品,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其与便宜货或者伪劣品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在近几场无底价拍卖会上不乏精品出现。今年6月举行的中国嘉德第30期四季拍卖中,上拍的无底价拍品就有 ...

无底价拍卖成捡漏好时机

谈到无底价拍卖品,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其与便宜货或者伪劣品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在近几场无底价拍卖会上不乏精品出现。今年6月举行的中国嘉德第30期四季拍卖中,上拍的无底价拍品就有很多值得收藏的书画和瓷器。本次北京博观玉雕精品展上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也都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尤其是北京保利推出的第19期精品拍卖会,有很多名家的代表作也加入了无底价拍卖的行列,让买家兴奋不已。其中张晓刚的早期作品《女人体》,曾于北京保利2008春季拍卖会现当代中国艺术日场中以16.8万元的拍价成交,而此次无底价拍卖,以10万元的落槌价易主。杨千的《水珠女人之四》也曾在中国嘉德2008春拍中拍得42.56万元,而这次仅拍得7万元,前后差价几十万元,让界内人士惊呼“捡大漏”。此外,参与无底价拍卖的姜国芳、宋永平、陈文波、沈晓彤等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均在低于市场价许多的情况下被买家竞走,以至于北京保利的无底价现场被戏称为“回馈新老客户”。

无底价拍卖的确在聚拢人气,吸引潜在藏家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季涛也提醒拍卖行和卖家,并不是所有的拍卖品都适合无底价拍卖。只有当拍品在拍卖市场得到广泛认可和喜爱,并有了一定的稳定价位,拍卖场上也已形成一定数量的买家,此时无论有没有保留价都关系不大,价位会升到其应有的位置。但是,如果无底价拍卖的是小众喜好的、难以形成争抢的拍品,这时就存在竞争不充分进而低价卖出拍品的可能。(苏丹丹)


来源:中国文化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