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底價拍賣成撿漏好時機 談到無底價拍賣品,人們總是習慣性地將其與便宜貨或者偽劣品聯繫在一起。其實不然,在近幾場無底價拍賣會上不乏精品出現。今年6月舉行的中國嘉德第30期四季拍賣中,上拍的無底價拍品就有很多值得收藏的書畫和瓷器。本次北京博觀玉雕精品展上的作品在數量和質量上也都較往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尤其是北京保利推出的第19期精品拍賣會,有很多名家的代表作也加入了無底價拍賣的行列,讓買家興奮不已。其中張曉剛的早期作品【女人體】,曾於北京保利2008春季拍賣會現當代中國藝術日場中以16.8萬元的拍價成交,而此次無底價拍賣,以10萬元的落槌價易主。楊千的【水珠女人之四】也曾在中國嘉德2008春拍中拍得42.56萬元,而這次僅拍得7萬元,前後差價幾十萬元,讓界內人士驚呼『撿大漏』。此外,參與無底價拍賣的姜國芳、宋永平、陳文波、沈曉彤等一些年輕藝術家的作品也均在低於市場價許多的情況下被買家競走,以至於北京保利的無底價現場被戲稱為『回饋新老客戶』。 無底價拍賣的確在聚攏人氣,吸引潛在藏家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不過,季濤也提醒拍賣行和賣家,並不是所有的拍賣品都適合無底價拍賣。只有當拍品在拍賣市場得到廣泛認可和喜愛,並有了一定的穩定價位,拍賣場上也已形成一定數量的買家,此時無論有沒有保留價都關係不大,價位會升到其應有的位置。但是,如果無底價拍賣的是小眾喜好的、難以形成爭搶的拍品,這時就存在競爭不充分進而低價賣出拍品的可能。(蘇丹丹)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